石州駐地離石縣位于赤洪水旁,是一處群山之中由河流沖出來的河谷。河谷地帶土地肥沃,適于農耕。但可惜太小,抬頭就能清晰地看見群山。
進了縣城,就看見城里面人群混雜,熙熙攘攘。
姜敏對張均道“我們占了離石縣后,周圍躲避金兵的百姓都逃到這里。沒辦法,除了軍隊之外,這些人一樣要養活。布置屯田,等到收獲糧食總要半年多。所以這些百姓,我們要養到明年五月。”
張均道“看城里的樣子,怕不是有數萬人”
姜敏道“沒有那么多。現在避到城里來的百姓,一共有八千多人。”
張均嘆道“憑空多出來八千多人,填飽肚子可不容易。”
姜敏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進了縣衙,參謀衛仁、左虞候張馳和掌書記丘勝上來見禮。
姜敏道“本軍的司令部,缺一個右虞候遲玉平。他到方山縣巡視,一時回不來。”
張均道“衛仁和張馳以前就認識,倒是書記有些面生。”
姜敏道“丘勝本是原第一軍前軍的掌書記,得到宣撫看重,調到這里來。”
衛仁和丘勝都是平級調動。不過大家都明白這支軍隊與其他軍隊不同,他們也樂意過來。
到了官廳坐定,姜敏道“今夜為鈐轄接風。明天下午,等遲玉平回來之后,我們一起到這里議事。我們今后的任務,怎么樣做事,要做哪些事,諸般種種都要議定。”
眾人稱是。
丘勝下去準備接風延,其余幾個人坐在官廳里閑聊。
衛仁道“到了石州,首先要面對的是府州折可求。除此之外,有三股勢力較大。一是嵐州飛鳶堡的韋壽全,聽說有眾數千人,二是猩州徒合寨的欒慶山,有眾萬余;三是嵐州樓煩縣赤泥堡的張廣所部,有眾數千人。這些人占據地方,擁兵一方,不服金人管束。”
張均聽了問道“那個欒慶山,是不是中原來的。”
衛仁笑道“不錯。這還真是個人物。聽說最早是禁軍,后來入了宣撫的帳下。不過不服管束,逃出軍隊,混跡于許州一帶。再后來,入登封丁進帳下。宣撫并了丁進,他便來到晉州豹尾寨。宣撫大軍北上,他又跑了。這次跑得比較遠,到了猩州的徒合寨,占了那里為王。”
張均點了點頭“果然是他當年在登封的時候,我與他接觸過。這個人一言難盡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