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馳道“應該的,應該的。都監快去快回,不要邵都統的大軍到了城下,還沒有做出決定。”
陳右鏡連連稱是。見張馳的目光銳利,知道他是嘴上說的客氣,實際情況未必如此。如果邵興的部隊到了延安城下,鄭建充還沒有做出決定,那時想投降就要看邵興的了。
送走了陳右鏡,張馳坐在桌旁,陷入沉思。
現在的陜西能不打仗,還是不打仗的好。沒有了金軍,各地守將最好的結局就是歸宋,據地頑抗沒有前途。
各地守的將,永興軍路境內除了鄭建充,還有三股。一是京兆府的張中孚,二是慶州的趙彬,再就是環州的慕容洧。他們各自擁兵少的幾千人,多的有一兩萬,無法成為大患。
鄭建充投降,最大的一股勢力覆滅,其他人更無法成為宋軍的對手。張馳不需要參加戰斗,南邊的三個師就足以平定陜西了。得了關中,王宵獵的兵源和糧源將極大改善。
張馳心中明白,自己的任務是回到石州,向北監視折可求。現在奪綏德、延安,不過是兵力不足的無奈之舉。所以鄭建充一提出投降,張馳便決定北返。
延安是陜北的中心,是因為這一帶的交通就是如此。從延安向四面八方,都有道路通達。不占領延安,陜北就是一塊一塊的,形不成有機的整體。占領延安,各地就聯結到一起了。
只要占領延安,陜北的戰役就結束了。如果不是李世輔抓了撒離喝,張馳可能不會卷入陜西戰役,只要占領綏德軍就是結束。結果不但參與進來,最重要的戰役還被自己打了。
在永平寨的日子,張馳每日里到山林里轉轉,剩下的時間就寫戰場日志。丹頭寨的一系列戰役,對于姜敏的部隊非常重要。依張馳的理解,回去之后,王宵獵必然要聽詳細的匯報。除此之外,當然要看詳細的戰場日志。
這是王宵獵軍隊的一個特色。不但是嚴格訓練,勇于作戰,還有詳細的訓練日志和作戰日志。這種習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終于練就了自己的軍隊特色。
到了第五天,鄭建充和陳右鏡到了永平寨,一起來見張馳。
張馳迎出了門外,對鄭建充道“經略識見高遠,此次獻地,必然得宣撫另眼相看”
鄭建充道“慚愧在下罪該萬死,竟然讓虞候到山里的永平寨來”
張馳笑著擺手“無妨,無妨只要獻出延安來,我多跑一點路也是值得的。”
把鄭建充迎到寨廳里坐下,張馳道“現在延安城不知是誰主持邵都統的大軍,不知有沒有進城”
鄭建充道“軍隊是由下面的幾員將領指揮,官府則是通判主持大局。我已稟明了邵都統,他的前鋒部隊也已經出發。我走的時候還沒到延安,現在應該到了。”
張馳道“如此最好。不要我回到綏德后,宣撫問我有沒有占領延安,我卻不知道。”
鄭建充得到陳右鏡的消息,便快馬來了永平寨。在他心里,張馳的部隊是經過實戰檢驗的,勇猛無敵,自己投降是很正常的事。邵興就差了很多,最少沒有經過實戰檢驗。要投降,當然是選擇張馳,而不是邵興。
所以寧可拋下延安給邵興,自己也要到張馳軍中。
本章完
rg。rg,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