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治理,就要面對這樣的社會,盡量讓人民幸福。
鴉片戰爭之后,中國被西方的堅船利炮打開國門,有識之士開始睜眼看世界。只是從總體來說,需要這樣的情況下睜眼看世界,當時的知識分子水平是比較低的。他們更多是先行者,為后人開辟了道路,后人需要沿路前行。
在那個時候,中國引入了大量的西方知識。必須注意到,大量的西式名詞,比如政治、經濟、哲學等等詞匯是從日語引入的,也說明了當時知識分子的水平比較低。后人因為各種原因,可以說這是漢語的本來詞匯,是日本人從漢語借用的。但不能否認,當時的知識分子水平比較低的現實。最多說明我們的古代文人,還是比較優秀。所以那個時候的知識分子,批判中國傳統文化,就好像學渣批評學霸,必須清醒認識。
學習西方文化,必須清楚地認識到,我們與西方到底有什么不同,我們要學什么。不要一看各種名詞、定義,就被嚇昏了頭腦,再也抬不起頭來。
特別是在人文社會科領域,要理清西方思想變化的脈絡,要清楚他們為什么這么變化,代表了什么。他們從落后走向先進,表現在哪里。哪些東西可以為我們借鑒,哪里需要唾棄,哪些無關緊要。
有一種人,喜歡戴著金絲眼鏡,用沉厚的中低音,一開口就是蘇格拉底,閉口就是柏拉圖,向你說著各種各樣的人生大道理。基本可以肯定,此人不學無術。蘇格拉底和柏拉圖是兩多年前的人,哪有那么多話可說西方是因為要構建他們的哲學大廈,從這兩個人引申,話就多了。
還有的人,開口康德,閉口黑格爾,也是沒有學懂的人。哪怕他們把這些人的著作讀得滾瓜爛熟,也只是入門而已。而中國人學習西方的文化,需要走進去,還要能從里面走出來。所謂歷盡千帆,你還要回到中國文化,做個那個不變的少年。要不然,按傳統的認識,就只能教小學,而不登大學之門。
黑格爾曾說孔子只是一個世俗智者,而不是一個哲學家。論語講的那些道理,其他民族也有,而且可能講得更好。其實說明了,西方的哲學和中國的思想不是一回事。而且即使在哲學上,黑格爾也離孔子差之甚遠,根本不可以道理計。這是中國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不同,后人應該理解這種不同。
一個標稱十克的砝碼有多重是十克對了,砝碼做的不標準還是砝碼對了,標稱十克只是一個約數想明白了這個問題,也就明白了中國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差別。
西方文明認為十克是對的,有誤差只是砝碼制做的技術限制。中國文明認為,砝碼當然是對的,十克只是標稱的一個約數。如果把砝碼的標稱十克換成理性世界,認為理性世界是正確的,存在真理,就是西方文明。中國文明并沒有理性世界的認識,而只有實虛、有無,當然砝碼是正確的,標稱只是近似的。
中國人學習西方文化,必須要明白這一點。當然,如果不是學習,而只是皈依,就是另外一件事了。
標稱十克的碼砝,當然不是正好十克。而且它真正有多重,人類可能永遠都不知道。即使精確到了量子層級,依量子理論這個重量依然是不確定的。
這個不確定,放到理性世界和現實世界的討論中,事情就變得復雜了。這種復雜性,是思想吸引人的地方。
本章完
fo
fo。fo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網址新電腦版網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網址打開,老網址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后老網址會打不開的,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647547956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