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子諲道“我平時倒是吃芹菜,只是餃子不知吃得慣不”
陳與義對小廝道“一份芹菜餡的,兩份豆角餡的,快些上來。”
小廝答應。
陳與義又道“再來一份清蒸伊河舫魚,一份四喜丸子,一份炒雞蛋,一份清炒苦瓜。下酒菜就來涼拌藕片、醬牛肉、鹵雞爪、忽拌豬耳朵,再來兩盤水煮毛豆吧。對了,拿一瓶最好的萄葡酒來,要冰鎮的。”
小廝答應著,一一記清楚,飛快去了。
陳與義對兩人道“洛陽這里,都是市井菜居多,兩位見諒。大家都照宣撫的習慣,吃些家常菜,吃飯時也沒有歌舞。當然,兩位若是要聽曲,門口那里也有歌女。”
綦崇禮道“我們三人說些閑話,要什么歌女來他們來了,反倒嘈雜。”
向子諲道“就是。如此最好,如此最好”
向子諲祖上是向敏中,再從姑是神宗向皇后,與道君皇帝算是表兄弟,家世顯赫。工文辭,尤其于詞一道深有心得,與陳與義以前有過詩詞唱合。雖然認識,但也說不上多熟。
綦崇禮則不同,出身官宦世家,十歲就能夠為人做墓志銘,向稱神童。入太學讀書時,文章受道君皇帝稱贊。尤其做翰林學士時,所撰誥命深得趙構嘉許。在太學讀書時,與陳與義關系很好,這次算老友重逢。
不大一會,涼菜和萄葡酒上來。陳與義為每人倒了一杯酒,道“我們多年重逢,著實不易。昨夜人多嘴雜,沒有深聊,甚為遺憾。來,干了這一杯酒,我們說些閑話。”
三人舉杯,一飲而盡。
綦崇禮和向子諲一人挾了一片牛肉,慢慢咀嚼。點點頭道“這牛肉果然味美不過,其他地方有牛禁,吃的都是老死病死的牛。宣撫治下,為何可以任意吃牛肉”
陳與義道“宣撫算過一筆帳,只要牛養得多,其實吃牛肉并不會導致缺耕牛。現在南陽一郡,正在試驗養一種菜牛,專門殺來吃肉。從去年的情況來看,情況還不錯。”
向子諲道“若是吃牛肉,可得保證民間的耕牛不缺。”
陳與義笑道“自然是不缺。而且北方這里,由于沒有水田,這兩年驢騾需求量大增,牛反而需求得少了。這種事情也是開源節流,只要養得多了,就不會不缺。”
綦崇禮道“在其他地方可看不到。這件事說明宣撫目光長遠,非其他人可雙。”
陳與義嘆了口氣“數年之前,我在襄陽艱于糊口,投到宣撫麾下。那個時候并沒有感覺得宣撫有多少不同,只是做事周密,心思細致而已。待了幾年,就大不相同了。現在只覺得宣撫想得多,看得廣,非我輩可比。現在宣撫交待一年事情下來,往往茫然不知所措。自己想的,與宣撫的要求相差甚遠。可仔細一想,才發現宣撫思慮深遠。”
三個人說著閑話,一邊喝些萄葡酒,吃些涼菜。不大一會,餃子端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