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一邊說著,一邊走進了面館。
面館里面都是方桌,一桌可以坐四人,并不適合朋友聚會。未到中午,店里坐了大半客人。看他們的裝束,多是普通百姓。而且看樣子周圍進城的農民不少。
此時百姓的習慣還是一天吃兩頓。早飯吃得晚,晚飯吃得早,此時店里的人其實是吃早飯。
兩人挑了一張干凈桌子坐了,幾個隨從坐在旁邊位子上。
一個小廝過來,伶俐地把肩上毛巾拿下,抹著桌子。口中道:“諸位客官,我們這里習慣,都是到那邊去點面,順便來些酒菜。若是你們一切都熟,告訴我要什么也可以。”
汪若海對閭勍道:“作怪,這里還跟其他地方不一樣。走,我們過去看看。”
兩人到了柜臺旁邊,就見面前一張大菜單,上面列了十幾種面。素面都是十五文,肉面二十文。可以加肉,每次十文。柜臺旁邊,是一張大桌,上面擺滿了各種菜。
汪若海道:“五文錢能買多少肉?罷了,我們每人再加二十文肉,不要太過寒磣。”
里面的掌柜二十多歲,收了汪若海的錢后,在面前一個本子上連寫幾筆。遞過來一張紙條道:“這是你們的號次,千萬不要記混了。店里客人多,丟了號次,小廝不方便上面。”
拿到手里,汪若海見寫著幾個數字。笑了笑,拿在手里。跟閭勍一起踱到旁邊,看桌上的菜。
此時正是春天,蔬菜鮮嫩的時候。桌子上擺了七八個涼菜,還有一些鹵菜。
閭勍道:“王宵獵軍中最善于制鹵味,想來這里也不會差了。我們買幾樣過去下酒。”
汪若海指著一盆白白嫩嫩的物事,上面還撒著蔥花,問道:“這是什么?”
小廝道:“回官人,這是小蔥拌豆腐。用的是旁邊豆腐店專門為我們特別的豆腐,加上麻油,精心調制而成。此物美味,而且清爽,最適合用來下酒。”
汪若海讓小廝盛了一盤,放到自己位子上。
倒了酒。汪若海道:“看這店里,做的是普通百姓生意,吃的喝的都不貴。不過客人不少,一天想來也賺不少錢。聽小廝說,這是汝州官營,想來賺不少錢。”
閭勍道:“王宵獵手下兵馬不少,不賺錢,哪里來的錢養兵?這個年月,凡是帶兵的人,手下都要有生意。如若不然,軍心不穩。”
汪若海點了點頭:“是啊,打仗就是打錢糧,軍隊就是花錢。少了錢如何能行?”
此時趙構自己都處于朝不保夕的狀態,除了隨扈身邊的,極少軍隊能夠從朝廷拿到錢糧。想要養大批軍隊,就要自己賺錢。閭勍知道王宵獵最近擴軍不少,養軍當然不容易。
不多時,幾個人的面上來。汪若海見里面的面條很白,湯色則十分醇厚。加的二十文錢的肉,都是鹵得熟爛,放在上面,與其他地方不同。
吃了一口,汪若海贊道:“好滋味!其他地方也有面吃,卻再沒有這般滋味!”
王宵獵知道,面要好吃無非是幾個辦法。一個是要用大骨濃湯,配上嫩滑的面條。再一個,是用好的澆頭,澆頭味道好了面自然也不難吃。清湯寡水,就差了意思。其他的辦法,要么是蒸,要么是鹵,就是其他的系列了,復雜許多。
這里賣的面,要么削面,要么是拉面,不適合家庭自己做。配上濃湯,才會吸引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