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陵接過公文,看了同樣地目瞪口呆。默默地遞給汪若海,低聲道:“苗齊二人好大膽子——”
原來德安府的陳規得到消息,扈從統制苗傅和劉正彥突然反叛。逼趙構退位,扶趙構的兒子,年僅三歲的魏國公趙旉即位,隆祐太后垂簾聽政。
一時之間,幾個人都不說話,氣氛顯得沉重。
王宵獵這才想起來,趙構當政的初年,曾經發生一次兵變。只是自己印象不深,記不清事情的具體經過。好像是趙構的親兵叛亂,沒有多久就平定了。
明白了經過,王宵獵的心終于定下來。取出新接到的詔旨,給季陵、汪若海和閭勍看。道:“怪不得突然來一道旨意,升了我的官。想來是苗劉二人要收買人心,胡亂給帶兵的升官罷了。”
三個人傳著看了,都不說話。現在這亂七八糟的時候,誰知道后面會發生什么事情?哪怕是一時的亂命,王宵獵的官是升了,不是以前名不正言不順的時候。就是后來亂子平定,難道朝廷就會把王宵獵的官給革了?沒有特殊的事情,只會追認罷了。
沉默一會,汪若海道:“制置,朝中出此大事,你欲如何?”
王宵獵道:“襄陽府離著揚州太遠,我欲帶兵平亂,又如何去得?只好帶兵守地方,不許亂民乘機生事。待到朝中平定了亂子,再聽朝廷吩咐而已。”
汪若海聽了重重地點頭:“這是持重的做法,制置如此事大好!出了這種事情,我們一時也不方便回淮南,便先待在襄陽,還望制置成全?——舍人,如此可好?”
季陵急忙點頭:“好,好,那便先如此。苗劉二人兵馬并不多,只要內外用心,想來不用多久就可以平定!我們安心等在這里,到時再走。”
話雖如此說,季陵的臉色卻非常難看。苗劉的兵馬不多又如何?皇帝趙構在他的手里。兩人如果心一橫,把趙構父子殺了,可就天下大亂。開封府被攻破,趙構是惟一沒有被金兵擄走的道君皇帝之子。趙構父子一死,誰來當皇帝?天下什么樣子不敢想象。
王宵獵卻不擔心。自己知道,趙構不會在這次兵變中死掉,他活得長著呢。沒有記錯,趙構的紹興年號就有三十多年,是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之一。
發生了這種大事,眾人心事重重。草草說了幾句,便就各自回房休息,連接風也省了。
王宵獵給陳規回了一封信,謝他的消息。同時說了自己的打算,問他的看法。
德安府地接信陽軍,在正南面,屬于荊湖北路。陳規不是正科進士,而是明法科出身。任安陸縣令的時候,金軍圍開封,帶兵勤王。到了蔡州,因為道路阻隔返回。回來時祝進正圍德安府,知州逃走,陳規便代理知府,守住了德安。兩三年間,已升為直龍圖閣,正任德安知府。
說起來,如果王宵獵的父親不死,經歷大概會跟陳規差不多。有相同的遭遇,周圍州軍中,只有陳規在王宵獵占領襄陽后,與王宵獵有一些公文往來。
不過,王宵獵殲滅楊進,在陳規眼中卻不是什么大事。當年楊進在這一帶的時候,就曾經進攻德安府。實在攻不破陳規把守的城池,只好北上。
送走了公文,王宵獵坐書房里,仔細思索這一場亂事對自己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