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審想了一會,搖了搖頭:“這一去都是山路,行不了船,用不了車,我們又沒有馱畜,只能靠人扛肩背。要保證兩萬大軍糧草,談何容易!”
王宵獵道:“盡起鄧州百姓沿途運糧呢?”
楊審聽了直搖頭:“觀察,去年修新野城,鄧州百姓的力役都服滿了。強征他們運糧,豈不失了民心?我們有現在的局面著實不容易,萬萬不能夠這樣做!”
王宵獵閉上眼睛,一時間沒有說話。這是自己定下的政策,不能夠違反。說出去的話不算數,人民憑什么相信你?解決的辦法很簡單,就是給錢。做一天,給一天的錢。對于百姓來說,只要能賺錢事情就好說了。但問題是,王宵獵一直缺錢。
解立農道:“我們去救陜州,自然應該由他們供應糧草!”
王宵獵道:“這個時候,陜州哪里還有糧草?金軍圍了近一個月,早該吃光了!”
話說到這里,所有的人都低下頭去,顯得極為為難。不能解決糧草問題,加上距離遙遠,怎么去救陜州?若真像王宵獵說的,大軍到那里,陜州城破,糧草補給困難,不是自投死路?
邵云梳洗罷了,重新回來,向王宵獵行禮。
王宵獵道:“這里有酒肉,你先用一些。許多事情,還是要向你問清楚,才好做決斷。”
邵云實在餓得狠了,不再客氣。謝過王宵獵,飲了一大碗酒,拿起肉狂啃。
過了盞茶時分,邵云才拍著肚子,向王宵獵叉手道:“多謝觀察!”
王宵獵道:“我們在這里商議,若是救陜州,有哪些困難。現在最擔心的是兩件事。一是我們約二十天后趕到,陜州能不能守住?二是道路崎嶇,路程又遠,糧草難運。”
邵云道:“此事倒也不難。金軍只是圍陜州,而置南邊的虢州不顧。觀察大軍到了虢州,若是陜州不保,可以暫駐虢州。金軍若是來攻,便與他們戰于虢州城下。若是金軍退走,那便就趁虛入陜州。”
王宵獵道:“若是金軍不走,駐在陜州呢?”
邵云道:“金軍有數萬人之眾,加上他們的輔兵、民夫,只怕近十萬人。陜州的糧草,哪里支撐得了這么多人?破城之后,大軍必然退去。”
王宵獵點了點頭。這倒也說得通。金軍的習慣,每出戰,一兵都要帶幾個民夫。這些民夫雖然能幫著運糧運武器,但總要吃飯的。陜州位于山河之間,不是多么富庶的地方,這幾年又一直打仗,只怕沒什么積蓄。十萬人聚在那里,短時間可以,長時間必然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