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商議之后,翟琮離去,回到鳴皋整束部伍先行。
伊闕鎮離臨汝不遠。要兩天時間,因為王宵獵是三萬大軍,布置需要時間。
發布完命令,王宵獵回到后邊休息的地方。李彥仙正坐在院子里,急忙起身。客套兩句,李彥仙道:“若不是張樞密意欲在關中一戰滅金人的主力,我們三家合力,就在洛陽與金軍戰一場!”
王宵獵道:“觀察,不要小看了金人。若不是沒有把握,我會盡起屬下兵馬,來洛陽與兀術大戰一場。即使張樞密有意放金人入陜西,我也會斷其后路。可現在屬下兵馬雖多,整合卻未完成,實在是有心無力。不過,洛陽是要地,縱然金人放棄,劉豫也不可能放棄。早晚有仗可打!”
李彥仙點頭:“劉豫即將登基,天下人盡皆知。在鎮撫看來,劉豫登基之后,是老老實實治理治下土地,還是會興兵南下?”
王宵獵道:“金人立劉豫干什么?為的就是幫金人打仗。如果我所料不錯,早則今年冬天,晚則下年,劉豫必然興兵。只是金人的目的一是圣上,再一個就是川陜,還輪不到我們這里。”
李彥仙點了點頭。聽聞張浚有意在關中與金人大戰,李彥仙就一心參戰。只是張浚讓他讓路,王宵獵不欲參戰,讓他渾身力氣不知向何處使,有些失望。
王宵獵沒有辦法。現在自己手下五萬大軍,確實沒有整訓完成。不要說跟記憶中的軍隊比,就是離著自己的要求也還差著十萬八千里。防守是可以的,若是進攻很可能失控。
宋朝的軍隊有自己的羅輯,偏偏王宵獵想改變這種羅輯,讓軍隊不上不下。按宋朝標準,王宵獵實際無法控制統兵官。按王宵獵的辦法,現在軍官不足,人心不齊,無法形成一個整體。
見過姐姐一面,王宵獵終于想通了。自己不必煩惱,只管沉下心來,踏實做事就好。自己認為正確的未必真的正確,自己認為無法接受的事情也不是一定錯誤。最重要的,是實踐的檢驗。
洛陽留守府衙門,兀術看過王宵獵回的戰書,重重一把拍在案上。回身對韓常道:“果然如你所料!王宵獵不但不降,還回書要與我戰于伊闕!哼,不大勝一場,這些宋人如此跋扈!”
韓常道:“郎君,王宵獵有八州,數萬大軍。不管是地盤還是兵力,南朝諸將少有人及。而且與本朝兵馬數次交戰,未逢一敗。這樣的人物,怎么可能輕易投降?”
兀術想了一想,重重地道:“好,那便到伊闕與他作過一場!破了他的兵馬,看又如何!”
韓常道:“郎君西來,是要入關中作戰。二太子嚴令,郎君不可耽擱!”
兀術氣憤地道:“此次西來,偏偏陜西的張浚聚集起兵馬,要與本朝一決雌雄!若非如此,必南下襄陽,滅了這個王宵獵!不過,伊闕還是要去的。不能大打,嚇一嚇宋也好。”
韓常急忙道:“郎君,聽探子報王宵獵率三萬大軍北來汝州,還是不要撩撥的好。若是被王宵獵纏住,脫身不得,誤了陜西的大事!”
兀術冷笑一聲:“我還真不信王宵獵有這個本事!不必多說了,明日帶三萬兵馬,去伊闕!不必大打,戰上一兩陣,讓他們知道我軍厲害就好!”
韓常見兀術心意已決,不好再說什么。金軍三萬騎兵,可以縱橫天下,也不至于怕王宵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