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最后,王宵獵才進來。到右邊第一個位子站定,輕輕敲了敲桌子。張馳和遲玉平兩人急忙離開地圖前面,到汪若海下面坐了下來。
姜敏則放下手中的事,到李彥仙的下面坐下。
王宵獵道“幾個月前我就在講,以后打仗不要帳中議事了。不再由主帥一言而定,議事前與同僚密商,軍帳議事時直接下令,而要改由司令部指揮。只是一切從頭開始,實在不容易,直到現在司令部也沒有齊備。明天打虢州,今天算是我們第一次的司令部會議。”
見氣氛有些嚴肅,李彥仙不好直接問王宵獵。對身邊的姜敏低聲道“什么是司令部”
姜敏道“顧名思義,司令就是掌管軍令的衙門。打仗的時候,軍令都由這里發出。”
李彥仙點了點頭。有些明白,又有些不明白。宋朝的習慣,軍令出自將帥,為什么要單設一個衙門來管,李彥仙想不太明白。軍中機密重要,設一個衙門,不是容易走漏消息
王宵獵道“這個司令部,算是鎮撫使行使軍令的機構。管理軍政,還會有其他的衙門。司令部的大部分工作,由汪若海參議負責。一般事項,由司令部草擬意見,主管官員簽字畫押。重要事項,除送主管官員外,還要送到我處。特別重要的,則要開會決定。”
說到這里,王宵獵看了看眾人,沉聲道“今天是第一次戰前會議,我說一下會議紀律。每次開會之前,由汪參議負責,擬定一份會議概要,原則上送到我那里核準。每個人的案前,有一份今開的會議概要,你們抽時間可以看一看。這份概要,本來是要在通知會時,送給與會人員的。今天特殊,實在是沒有時間了,只能夠如此。會議原則上按照會議概要進行,如果有參會人員提出其他的事情,經其他人同意之后,可以在會上一并解決。”
李彥仙聽了,忙把姜敏放在自己面前的會議概要打開。里面說了會議主題,就是明天出城與韋儀作戰的事情。還有會議的流程,哪些人要發言,誰做會議紀錄,最后由誰決定會議的結果。
看了這概要,李彥仙覺得新奇。這種事情以前沒有人做過,想不到有人還能想出這些東西。實際上在衙門久了,這些東西不稀奇。哪怕古代的衙門,同樣有類似的東西。只不過做這些事情的,是各衙門的吏員,官員多不參與。
王宵獵又道“會上議事不必多說,與以前的集議相差不大。最重要的是我要強調一點。除非極特殊的情況下,實在無法做到,凡會議必須有記錄,有簽名。同意會議結論的,寫同意。不同意的,則寫不同意。不發表意見的,則寫棄權。有條件同意,或者有條件不同意的,把條件必須要寫清楚。這一點不能夠馬虎,每個人都要簽名。做會議記錄的,原則上是掌書記。現在沒有掌書記,便先由姜敏來記。以后官員配備齊全了,都要各司其職”
開會只是形式,不一定非要這么正式。最重要的,是會議要做出結論。而這個結論,不能是簡單的一句話,而要求是會議記錄。會上每個人說了什么,提了什么,對會議結論同意或者是不同意,必須要清楚記錄下來。會議決議如果出了問題,參加會議、做出決議的人是要負責任的。
有人說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還有人說,歷史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這是不正確的。歷史就是歷史,并不會因為由誰書寫,或者是怎么打扮而改變。虛假的歷史,終究是虛假的。哪怕永遠不會有人發現真相,假的也不會成為真的。一個政治人物,如果連歷史的真實都不敢留下,如果只想著用謊言欺騙行事,是不合格的,也是不負責任的。
王宵獵相信,自己能夠在這個時代取得勝利,也相信自己能夠經得起歷史的檢驗。軍隊指揮,由以前的密室政治,改為作戰會議便是如此。忠實地記錄每一個會議,留下每一個人的真正面目,同樣也是如此。這是一種政治自信,是一個政治人物應該有的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