澮水岸邊,一小隊薛成的兵馬正勘查地形。突然一二十匹馬從山后沖過來,在河對岸停住。那隊人停住了馬,看著薛成的人,不停地交頭接耳。
帶隊的李慶看著覺得奇怪,又看那些人裝束不是金人,有些詫異。河東淪陷已久,許多地方在金軍嚴令之下剃發易服,裝束已不似中原人。
帶馬上前,李慶隔河高聲道“來的是什么人敢犯王師軍威”
一個大漢挺身而出,道“我是大宋河東路軍馬都統制李宋臣。你們真的是朝廷大軍”
李慶嚇了一跳,急忙叉手道“原來是李都統。在下李慶,鄧州王鎮撫屬下統制薛慶之下將領,奉命來這里查勘地形。都統既來,還請營中相見。”
李宋臣點頭道“我聽人講,有朝廷大軍來了絳州,特來相會。”
說完,與身邊的人又商量了一會,才涉冰過河到了對岸。李慶早早接著,雙方下馬行禮。
李宋臣道“我在河東,也聽說過王太尉名字。年初救援陜州,河東震動,周圍百姓哪個不知不想到了年底,太尉大軍又來。不知太尉身在何處我去拜見一番。”
李慶道“不瞞都統,鎮撫身份貴重,與陜州李經略一起在虢州。我等受鎮撫軍令,特來絳州。”
說完,問了李宋臣周圍的情況,急忙帶回軍營。
薛成得了稟報,不敢怠慢,迎出軍營。與李宋臣敘了禮,請進了帥帳。
李宋臣名李武功,自號宋臣,以顯示自己誓不投金的決心。本來是靈石縣尉,河東路陷落后,聚眾在靈石縣境的綿山上抗金,是附近比較大的義軍勢力。以前歸鄜延路經略安撫使司以河東陜西路經制使司的名義管轄,李武功因作戰有功,建炎二年被封為河東路軍馬都統制。
義軍的官銜當不得真。如果離開河東南下,李武功很可能連統制都當不了,只是中下軍官。但在河東路這里,他有很強大的號召力。
請了茶,薛成道“早聞都統大名,一直想去拜見,只是不得其便。不知都統此次南下有何事”
李宋臣道“自鄜延陷落,許久不得朝廷消息。聽聞有朝廷大軍前來,我等喜極而涕。我特意從靈石趕過來,就是要見一見王師,知道朝廷還沒有忘記我們。”
薛成道“都統在河東抗金,是國家功臣,朝廷如何會忘記此次我來絳州,奉鎮撫命,本來就要聯系你們。只是義軍大多結寨于深山,一時間查訪不易。”
李宋臣點了點頭。沉默了一會,突然問道“以前有兩人賈何、馮賽,在附近結寨,后來渡河投奔陜州李知州了。敢問統制,可知道這兩人”
薛成聽了笑道“如何不知道此次帶軍重占陜州的,就有賈何、馮賽。都統認識這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