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昀面無表情、目不斜視,提著他那一把五鉤神飛亮銀槍走上場,槍長一丈有三,槍頭一尺八,槍櫻處有五個倒鉤,狀若蓮花瓣。孫常湘則是頭挽道髻,道袍及身,腰間一帶束住,下扎綁腿,隨身兵器也是一把鵝蛋粗細的長二中平長槍。槍號稱百兵之祖,如今雙槍對決,也是引人注目。
諸葛昀一路戰來從不防守,并不是他不善防守,而是他功力深厚,槍法高絕,速度一流,攻擊氣焰滔天,加上所習楊家梨花槍法槍基在足,身隨其足,臂隨其身,腕隨其臂,合而為一,周身形成一股整勁,不動如山,動如奔雷,攻中帶防,槍身又長,退中仍可以攻擊,所以看上去只攻不守。
一開場,諸葛昀就招招進擊全力出手以勢壓人,大槍刺、戳、點、掃、挑、鉤、掛、絞、崩、砸,槍頭槍身淡金色靈力波動不大、樸實無華但給人的壓抑感極大,配合上步法,果然凌厲無匹。
反觀孫常湘的裂馬槍法,走勢似直實彎,每一招都循著弧形路線,充分發揮槍身軟中帶硬的特點,黃色靈氣和雙臂勁力以化卸為主,大槍格、撥、架、擋、磕、滾、纏、顫、轉、隨,見招拆招,看上去絲毫不落下風。
諸葛昀最喜歡的就是這種對手采取防守反擊的打法,這讓他可以無所顧忌地充分發揮攻擊優勢。過了一會兒,他把靈力收縮到槍身之內,攻勢越發快捷沉重卻有不失穩準狠的特點,不時還躍起凌空下擊。
孫常湘卻有些開始吃不住勁了,防守還是嚴密異常,但額頭見汗,失了先機后在諸葛昀肆無忌憚狂暴的攻擊下想再扳回先手可是難上加難,隨著全身氣力和體內靈氣快速流失,心中暗嘆一聲,想著使出殺招試試,如果不行索性就認輸。
這樣想著,他擺動長槍使用顫勁磕開五鉤神飛亮銀槍后拖槍反身就走,諸葛昀是使槍的大行家,如何想不到回馬槍這招,自然不懼,槍身前遞,疾行跟進。
孫常湘的殺手锏卻比普通回馬槍更加高明,蓄勢后的回身一槍如毒蛇般閃電竄出,諸葛昀槍頭一抖,五鉤扣住對方槍尖,不料槍尖被孫常湘震脫,斜斜飛向諸葛昀左脅,槍身處又冒出一段槍尖,中平槍也被孫常湘松開直射諸葛昀小腹,這招名為撒手槍。
與此同時,孫常湘躍起空中,雙手靈氣一鼓作氣打向諸葛昀胸口,然后頭一低,背后緊背花裝弩中三支勁矢成品字形破空而出,多點進攻,他計算了所有閃避路線,不求全中,只要有一路成功就能造成傷勢,扳回局面。
一下子陷入險境的諸葛昀靈識散開,所有攻擊的速度和力度已經了然于胸,略一俯身,槍交左手左右一撥,磕開了攻向左脅的斷槍頭和飛襲小腹的槍身,右手同時一攏,捉住后發先至的一只勁矢,向左側身讓開了第二只,沒有理會貼頭頂飛過的第三只,右手靈氣外放截斷了孫常湘的數道靈氣,而左手槍已經貼地彈起扎向對手,右手矢隨即脫手飛出后,上房揭瓦踢云步發動,前竄的同時右手五指五道靈氣激射而出,人已經到了孫常湘身前。
說時遲那時快,眼花繚亂之際,孫常湘的反應也是不慢,身子一軟,一個鐵板橋已經后仰倒地,右手抓住了神飛槍的槍身,并躲過五道靈氣,但洞開的胸腹卻是避不開跟隨而來的諸葛昀的單掌重手下砸,只能左手盡力豎在胸前,嘴里發聲認輸。
諸葛昀右掌勁力含而不吐,拉起孫常湘,點點頭:“不錯,回頭找你切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