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之前,一夜之間,恒王朝左中右三路敵軍,包括先鋒軍中,上至主帥、主將,下至副將、偏將、牙將,共計約四百余名中高級將領,盡數被人梟首,人頭堆于中軍旗下。”
“恒王朝大軍群龍無首,指揮體系崩潰,不戰自亂。原地待命一日后,剩余將佐受命領軍徐徐后撤,中平之危不戰而解!”
“更有甚者,西峪關副帥裘馬都在西泰王回歸后,不同意擁兵自立之舉,率本部一萬兵馬殺出關去,與舊部方青崖合兵一處。”
“他二人不知何故,竟能事先奔行千里埋伏在北部邊關,并偷襲恒王朝回歸大軍得手。”
“如今恒王朝大軍全部退回關內,邊關失而復得,裘方二將正在召集北部大營之前潰散兵士穩固邊防。”
一殿君臣驚喜萬分,不敢置信。慶云帝急問:“天佑我朝!可知是何人所為?”
探馬回道:“裘方兩位將軍傳信,清遠侯二子岳景親率由西域西昆侖幻空山、中原嵩室山一葦禪寺和叁清山東海劍派當世絕頂高手組成的一支數十人的小隊,分頭實施了本次釜底抽薪的斬首行動!裘方軍馬也是岳景提前安排伏擊的。”
慶云帝之前沒有太在意過岳景的存在,面對這個驚天大逆轉,明白他的江山保住了,眼中濕潤起來,喃喃說道:“敗也岳家,成也岳家,清遠一門,真是讓朕、讓朕……”
數日之后,塵王朝與大歧交界的斬龍嶺山頂,華瀾庭迎風而立,四周站立著無定、元妙、太勉子等數十人,都是三派頂尖的好手,就是華瀾庭事先安排下的這批人斬殺了恒王朝幾百指揮將官,致使大軍不戰自潰。
華瀾庭拱手一拜:“諸位,此次行動多謝支持,以后的事情也要拜托了。你們觀摩我這次渡劫,于大家都有益處,算作是我的報答了。咱們,有緣再見。”
眾人或合什或合掌,無定言道:“岳少俠不必客氣,此等機緣乃是我等的福份。所托之事,必然辦到。”
華瀾庭仰望天空,暗嘆自己大意,岳嘉早萌死志,自己竟無所覺,既已如此,做些安排后,便更無牽掛。
接著,他在心里默默對黛螺思和趙靈雨道聲珍重,說了聲:后會無期。
他取出隨身一個包袱打開,顯出里面一物,卻是塵王朝的傳國玉璽。
玉璽實是被岳業遣人偷取,后被東清王在潛入侯府意圖刺殺時發現順手帶走,并在死前留給了華瀾庭。
常人只知玉璽是君權象征,殊不知特別是這枚傳之久遠、歷經數朝的藍田白玉螭虎鈕玉璽,可以納氣藏神,自行汲取天地靈氣和皇城風水與天子之氣,乃是不可多得的修真密寶。
華瀾庭在這里還沒修到打通任督二脈之時,但有了傳國玉璽,卻是可以利用其內之氣強行沖關召引天雷,并以之輔助渡劫,從而突破這方天地的束縛。
至于來處的坐標,慕倥傯說過,如果他是以突破的方式回歸,界時自有感應。
準備完畢,華瀾庭心中暗想:人間一場春秋夢,歸去來兮終有期。此間大事抵定,不宜再牽絆。生有來處,死有歸途。不如,歸去!
無定等人已遠遠散開,斬龍嶺上空突然陰云密布,重重疊疊翻卷涌動,有雷光閃現……
在華瀾庭渡小雷劫的前后幾天,西峪關前發生了數場戰斗。
大歧遵守了和恒王朝的協議,幾乎與恒王朝同時發兵,和西泰王的守軍展開激戰。
戰事膠著之時,蕩劍誅匈大聯盟五族從大歧身后起兵發難,大歧腹背受敵大敗,殘部退往更西的不毛之地,大歧地盤被五族瓜分,形成割據之勢。
王女黛螺思從此,不知所蹤。
多日之后,經歷叛亂的塵王朝初步恢復平穩。
這一天,有數道圣旨頒下,內容大意是:
清遠侯岳業勾結恒王朝,叛國投敵,犯上作亂,罪不容誅,著削去一切封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