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人你一言我一語地交流著關于預測術的心得體會,說到興奮處還各自使出法術進行了模擬演練,并驚喜地發現幾種異術竟然在有些地方可以互相借鑒和補充,效果上比單獨使用更有妙處。
直至半夜,四人才戀戀不舍、意猶未盡地結束了夜談,各自散開。
華瀾庭回到自己屋子里,很長時間沒有睡著。
他對自在萬象門的天機預測術相對來說比較熟悉,對岳光寒的大預言術還是有些摸不著頭腦,但最感興趣的卻是胡颯沓介紹的冥修之法。
胡颯沓今晚和他們分享的是上古巫、道、仙的傳說和演變。
按照胡颯沓的說法,他這一門冥修功法與其說是發源自道門的一個分支,其實和上古巫術更有關聯。或者說,道門現今的體系也是融合借鑒了上古巫術逐漸而成的。
在胡颯沓看來,巫是人類最早的階層之一,曾經處于社會權力的頂峰,巫師是能夠與祖先與神鬼溝通的人物,是部落制時的實際領導者。
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儒學崛起后,巫道開始合流,巫士階層大部分并入道教,少部分并入儒教,剩下的較為淺顯的成為民間的巫醫。
巫者,祝也。而祝是祭祀中做贊詞的人,是負責主持向神明祈禱的人。
在俗世界的商之一朝,曾經凡事必卜,巫師職業達到頂峰。
巫的現象在各個大陸都有遺留。但殊玄仙州的巫祝與其他地方有所不同。
其他大陸的巫師崇拜各種無所不能的神靈以及幽靈鬼怪,態度是頂禮膜拜,通過付出信仰和靈魂,以求賜下力量。
殊玄仙洲內巫祝們的鬼神信仰,在最開始時也是自然崇拜,出于對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通過祭祀向上蒼祈求平安順遂。
再后來轉變成了祖先崇拜,即對于先祖們開疆拓土、繁衍生息、福澤后人的感恩和崇拜。這時巫祝們不再是單純的卑微被動的祈求者了,逐步變為主動的修習和追求。
《山海經》有云:十巫從此升降,群巫所從上下。意味著當時的大巫可以自由往來于天地之間,追求永生不滅的境界。自此,巫祝們不再向神像磕頭祈福了,只是供奉拜祭。
殊玄大陸巫祝的主流成為役使鬼神而不是信仰鬼神,并衍生出大量的巫術。
這里的“役使”應該是通過具有神秘和神奇力量的咒語,類似岳光寒的法訣,達到和神明鬼怪溝通的目的。
溝通在層級上可能有幾種含義。一是訂立具有平等互利關系和條件的契約,有付出地獲得神鬼的幫助;二是供奉一類或一種神明或鬼怪,通過附體借用其超自然的能力;三是法力高深者可以直接拘役鬼神為己所用,或者三種兼而有之。
胡颯沓相信,現在所知的修煉方法,特別是與神魂和精神有關的,大多是巫祝的遺留和傳承,道教、佛教和儒教里的神通,相當比例的都是在巫祝的巫術遺存上發展起來的。
后世,經歷道教、儒教和佛教的盛行后,巫祝體系已經崩解,基本上是借助三教的力量流傳于世。
例如儒的本意是柔,是術士的意思,指的是有知識的人,即巫祝。儒家留下了巫之尊祖奉禮的精神含義,剝離了巫術巫法,而巫道合流依托了修仙的共同點,道教則是取了更多法術技能上的遺存。
華瀾庭對胡颯沓這些說法和觀點的對錯與否還不能完全判斷,但他覺得不少內容非常值得思考。
胡颯沓后來還講了很多冥修關于上古道源、老莊之道、道與鬼神、道與生死、仙之淵源,以及轉世輪回的認知,不過華瀾庭這時精神疲乏,在勉強用蟄龍睡丹功修煉了一會兒紫微星斗觀天訣后,他就沉沉入睡,進入了夢鄉。
不知過了多久,在夢里,華瀾庭感覺身體變得非常沉重,周圍的環境好像變成了一個密閉的通道,自己正在被一點兒一點兒地拖曳著向通道的深處掉落,不論怎么掙扎用力都擺脫不了下墜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