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雖然毒舌,說的卻**不離十,這段辦公室戀情是他另一樁煩惱。
無聲地嘆口氣,他隨手拿起旁邊架子上一本英文雜志翻了一會兒,被其中一篇科普文章吸引住了。
文章說,人們對大腦知之甚少。
人們在用五官,就是視覺、嗅覺、聽覺、味覺、觸覺理解這個世界,但這個過程是不是客觀的,大腦如何處理這些物質性的信息是未知的。
如果對物質做一個定義,第一個物質是宏觀的,是人們可以感知到的、直覺可以看到的東西。
第二個層面是微觀的,包括眼睛看不到的,但可以借助儀器感知到、測量到的,從直覺上認為它存在,比如說原子、分子、蛋白,以及億萬光年以外的星球。
第三個層面是超微觀的物質,對此人們只能理論推測和實驗驗證,包括量子、光子以及可以自旋和有能級、能量的粒子等。
這個世界是超微觀世界決定微觀世界,微觀世界決定宏觀世界。
每個人都是一個生命形式、一個能量形式,是由一堆原子、粒子構成的。
近百年前,量子糾纏被提出來,意思是說,兩個糾纏的量子不管相距多遠,它們都不是獨立事件。
科學實驗發現,二個沒有任何關系的量子,會在不同位置出現完全相關的相同表現。如相隔很遠的兩個量子,之間并沒有任何常規聯系,一個出現狀態變化,另一個幾乎在相同的時間出現相同的狀態變化,而且不是巧合!
那么人究竟是什么?人只不過是由一個細胞走過來的,就是受精卵,所有受精卵在幾十億年以前,都來自于同一個細胞,同一團物質,一個處于復雜的量子糾纏的體系,就這么簡單。
科學發展到今天,人們看世界完全像盲人摸象一樣。
人們看到的世界是有形的,人們自己認為它是客觀的世界。其實已知的物質的質量在宇宙中只占5%,其余95%的物質的存在形式是人類根本不知道的,被稱作暗物質和暗能量。
人們原來認識的宇宙的形態,是星球與星球之間通過萬有引力相互吸引,你繞我轉,我繞他轉,星球們忙亂而有序。
但后來,科學家通過計算星球與星球之間的引力發現,星球自身的這點引力,遠遠不夠維持一個個完整的星系。
宇宙之所以能維持現有秩序,只能是因為還有其他物質。而這種物質,目前為止,人們都沒有看到并找到,所以,稱之暗物質。
科學家觀測發現,我們現在的宇宙,不僅在不斷膨脹,而且在加速膨脹。如果勻速膨脹,還可以理解,但加速膨脹,就需要有新的能量的加入。這能量是什么?科學家也搞不清,取名叫暗能量。
人類原來認為世界是物質的,沒有神,沒有特異功能,意識是和物質相對立的另一種存在。
現在發現,既然宇宙中還有95%不知道的物質,那靈魂、鬼都可以存在的。
既然量子能糾纏,那第六感、特異功能也可以存在。
同時,誰能保證在這些未知的物質中,有一些物質或生靈,能通過量子糾纏,完全徹底地影響我們的各個狀態?
于是,仙神也可以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