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靈分身:“額,講得腦子都不轉了,你不說我倒忘了,你轉到石壁后面,自己去選一種吧。記住,不可貪多,就一樣。”
華瀾庭又問:“您老有什么提示嗎?聽從自己內心的召喚?”
器靈分身回道:“話是如此。但是,我要提醒你,你認為的內心的聲音,你的直覺,有些時候也可能是假象。”
“我如果把兩根蠟燭放在你眼前,一根距離較遠,一根在你身邊,你會覺得近的那根更加明亮,更加灼熱,但當我把他們放在一起后,亮度和熱度其實是一樣的。”
“又好像一天早上你醒過來,發現被子短了,露出馬腳了,你以為你長大了,實際上,不過是被子蓋橫了罷了。”
“在你做不出選擇的時候,有時候選擇放棄是對的。當然,放棄選擇肯定是錯的。”
“孩子,回見。最后在走之前,囑咐你一句,此處洞天和這堂課是最基本的,如果你有幸碰到其他六處秘境,考驗不同,難度各異,風險加大,需要見心明性,方可有所收獲。”
四周沉寂下來。
華瀾庭把器靈分身講的東西回想吸收數遍后,起身轉到了石壁后面。
這里有很多光團,在他身邊慢慢旋轉飄浮,上面有字跡,或是功法術法的名稱,或是靈器法寶的名字。
沒有其他暗示,華瀾庭一時躊躇不決。
功法術法不嫌多,靈器法寶不嫌少,要怎么選擇?
肉眼看名稱判斷不出好壞,內心感受還可能是假象,難道要隨機選擇……
華瀾庭思忖片刻,決定還是要跟隨心里的感受,依據自己現在最迫切的需求去選。
兩根蠟燭的亮度和熱度是差不多,但是距離自己近的,總是比遠的能提供給自己更多的光明和溫暖。
這,也是不假的。
想到光熱,經過傳送后的這一頓折騰,華瀾庭忽然就覺得口渴了。
抬眼,正前方的光團上,一行字跡忽隱忽現:二十杯具。
下有小字:此套茶具茶器為吾早年在俗世界修煉閑暇所制,寄托當時狀態下對雅致生活的體會——
高而能下,滿而能虛,富而能儉,貴而能卑,智而能愚,勇而能怯,辯而能訥,博而能淺,明而能暗。
能識天地之大,能曉人生之難,有自知之明,有預料之先,不為苦而悲,不受寵而歡,寂寞時不寂廖,孤獨時不孤單,所以絕權欲,棄浮華,瀟灑達觀,于囂煩塵世而自尊自重,自強自立,不卑不亢,不俗不諂。
能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虛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論天下之事;潛其心,觀天下之理;定其心,應天下之變。
后在仙洲中重新祭煉,留之后輩,以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