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瀾庭繼續放松心神極力搜尋,卻無論如何都如竹籃打水指上流沙一樣沒有收獲。
這就是此行的設定嗎?那自己來此的目的是什么?
硬生生挖地三尺,華瀾庭勉勉強強生出了尋找同伴和提升回歸兩個想法,至于找誰,有什么特征,如何回歸還是沒有眉目,好像同伴是女的,回歸還是要修煉到一元復始境的地步。
枯躺了半個時辰,華瀾庭暫時放棄了繼續深想的想法。
此時,他已經與原主的身體基本上契合了,能夠坐起身行動了。
剛一嘗試下地,身體契合后的宿主記憶融合就開始了,華瀾庭大叫一聲,仰頭摔倒,這二十多年來萬千場景的涌來直接就炸翻了他的腦海。
暈了醒轉,醒了又暈,再次醒來時,華瀾庭凝神在心中默念:主干、主干……同時以原主修習的內功行走周天,這才能夠在清明狀態下接受信息。
花了足足又半個時辰,華瀾庭慢慢梳理出了一些大體的脈絡,其他細節他打算等接觸到外物后再一點點打開,不然變得和宿主一樣羸弱的靈識似乎不能一下子接納所有的內容。
身體的主人名叫衛展眉。
身處之地名為秦陸,秦陸上有數個大大小小的國度,其中面積最大的兩個分別是北方的青川和南方的朝華,衛展眉原本是朝華人。
朝華之前的朝代是弘興。弘興末年,朝中官拜護圣都指揮使并領殿前都檢點銜,掌管殿前禁軍的周普發動兵變稱帝,謀朝篡位成功,改國號為朝華。
周普勵精圖治,先后滅亡了周邊小國,幾乎完成了秦陸南方的統一,但在歷經數世的強盛后,朝華后來幾代皇帝妄自尊大、耽于享樂、不思進取,以致國勢由盛轉衰。
此時,北方偏于一隅的青川異軍突起,接連吞滅數國。青川開國君主極善隱忍,假意稱臣,奉朝華為宗主國,年年來朝,歲歲納貢,以屬國自居,實際上對朝華虎視眈眈,秣兵歷馬,暗中積蓄力量。
終于,三年之前,青川第二代國主覺得時機成熟,大舉發兵南下,數路大軍摧枯拉巧勢如破竹,迅速占領朝華大部,并會師于朝華國都郢都,朝華國滅。
青川兵強馬壯,軍力強悍,但是人口只有朝華的十分之一。在滅國占地后,由于戰線拉得太長,控制全域力有不逮,只好選擇扶持了一個傀儡小朝廷,通過在主要城市駐軍和收編朝華原有軍馬的辦法維持統治。
其后,局面陷于混亂,朝華被打散的軍隊舊部、各個地方割據勢力,包括各類不甘于做亡國奴的江湖奇人異士,紛紛起兵造反。
一時間,圖謀復國和反抗青川的義軍如烽火燎原般四起,其中各地規模較大的義軍有三十六家,史稱三十六路烽煙。
在青川國實施了一輪血腥鎮壓后,雙方都是損失慘重,由此進入了一個長期膠著僵持的局面——青川和傀儡朝廷無力全面絞殺所有復國叛軍,但義軍也無力攻取大城,只能以城內襲擾和城外游擊戰為主。
華瀾庭就是在此時來到,面對的是一個形勢兵荒馬亂局面錯綜復雜,南北朝堂風起云涌、天下江湖英雄輩出、草莽豪杰群英薈萃的年代。
衛展眉本是一名朝華國都附近郡城的捕快,其人祖上似乎頗有來頭,但華瀾庭還沒有接收到更多的信息。
衛展眉為人大方豪爽,身負家傳武功,在郡城小有名氣。
朝華國滅后,青川扶持的傀儡朝廷組建了一個機構,專門負責收集叛軍情報,并網羅高手,以對付在各大城市和地方上進行襲擾的義軍江湖人士,這個機構的副首領和衛展眉過世的父親有舊,于是就把他當作心腹吸納進來。
為了便于控制,青川北遷了朝華都城,傀儡小朝廷定都北部的大城瀛都,但是南方的舊都郢都依然是各方勢力角逐的焦點。因此,平叛情報機構的總部仍設在郢都,衛展眉日常都是要在一大清早去點卯報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