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路快刀借鑒吸收了醉八仙的身法步法,形成了撒潑打滾、滾地葫蘆般的無賴打法,一刀護身,另一刀不是扎腳就是刺膝,一旦使開,圍繞對手不停歇地翻滾,只見刀光不見人。
人直立行走后,才區別于動物,進而知禮儀,然俗話說站著不如倒著,動物性仍深植意識身體中,四肢著地、肆意翻滾是最符合天性又舒服的放松放縱情緒的方式之一,正所謂手舞而足蹈,不亦快哉取其意而命名。
季瑜能從正面牽制住嚴丁卯,但很難攻進,衛展眉正是利用這點,意圖從下三路破防,讓嚴丁卯顧上顧不了下,顧遠顧不了近。
此舉起先見效,打了嚴丁卯一個措手不及、手忙腳亂,但老人家也不是省油的燈,嚴家槍使得是出神入化,只見他手位前移,帶尖的槍尾擋壓頓挫,一桿槍直如兩桿槍一般,同時應付前方和下面的攻勢而不見散亂。
更有甚者,他有時竟然以小腿硬扛刀鋒,發出金鐵交鳴聲。
卻原來,嚴家出身軍旅,裝束與普通江湖人士又有不同,雖然不便周身頂盔貫甲,但胸背小臂小腿處均有鐵制護甲防護。
這一來,嚴丁卯無懼兩人聯手。
嚴家人不是江湖武夫,講究以韜略求得最終結果的勝利,不在意過程的周折。如今,只要耗到后續援兵前來,勢單力孤的兩人終會束手就擒,這不是江湖斗氣爭勝。
所以嚴丁卯不急不躁、穩扎穩打,并不冒進。
衛展眉自然看得出他的打算,他和季瑜可耗不起,豈能讓嚴丁卯如意。
收起左手刀,不亦快哉刀法不變,杏花春雨奪命釘在手,他祭出了“刀中夾釘”殺招。
他的暗器時多時少,有虛有實,加上距離又近,威脅很大,嚴丁卯終于不得不連連后退以避鋒芒。
但嚴家歷代經過軍伍和江湖兩方面打磨而成的技藝非同小可,嚴丁卯剛才勝券在握,又怎會不留后手。
見勢不對,嚴丁卯虎吼一聲,全身氣勢拔起外放,內力激蕩,大槍舞動如車輪,不再退避,而是硬橋硬馬沖出,槍如蛟龍翻飛,風雨不透,人似奔馬沖鋒,勢雄力沉。
這一手槍馬合一沖鋒勁悟自戰場廝殺。
蓋因兩軍陣前,騎兵集體沖鋒時,人借馬勢,馬借人威,人數不足的步軍盾陣往往也難以抵擋對方單騎大將短距離沖刺形成的力掃千鈞之威勢。
人槍一體,槍馬合一勁一出,衛展眉再難以近身,這次換作他和季瑜被壓迫的不斷退后。
久拖不利,展眉急了,眉鋒一展,雙刀合壁,大喝一句:“格格,掩護我!”
說罷丹田較勁,全身發力,氣運雙臂,不再顧惜暗器存貨,要放大招——“釘中夾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