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瓊絲生猛無比又力大無窮,一上來,一口門板大小的合扇板門刀舞動疾如風車,嘮叨刀刀法幾乎沒有停頓地罩住了對手的上半身,袁更的左手地府判官筆和右手虎頭護手鉤則靈力吞吐,專攻其下半身,一時間竟壓制得對方連連后退。
章晗蘊和文茵身法高妙,兩女同使坤凰出岫劍前后呼應,她們的對手修為雖高但技巧不足,加之顧此失彼,盡管無懼二人凌厲的反擊,卻被帶得身形不穩,腳步虛浮,雖能夠形成威脅,急切間并傷不到她們。
不知不覺中,對方有兩人漸漸被引到了一處。
突然間,刀瓊絲、袁更和章晗蘊與文茵乍然后撤四散,跳出了戰斗的圈子。
預備隊員之間配合精妙,空檔剛一拉開,在一旁蓄勢完成的霍徽曉與岳光寒發動的秘術就啟動發出了。
岳光寒的大預言術中有一項功能是詛咒,能夠暗算對手,威力不算大,勝在效率很高,當日小試牛刀,曾讓易流年當場墜馬。
岳光寒進入萬象門時功力低微,之所以被門中破例接收,就在于他帶來的大預言術非同凡響,十分神奇,具備預測、傳送、詛咒等多種能力,讓瑤光峰精通天機預測術的諸位長老名宿都嘖嘖稱奇。
入門之后,峰中首腦和大能對大預言術進行了細致的研究,連帶著看家的大衍天機訣都借此得到了更好的完善,岳光寒自然也被重點照顧,不但修為增長迅速,大預言術的水平也日漸提升,最近還被授予了一門新開發出來的奇術,稱之為五行詛咒術。
此術將大預言術中的詛咒功能和五行生克能力相結合,殺傷力極大。
五行之說源于道家的陰陽學說,世人只知五行代表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世間萬物皆由這五種基本元素構成,而陰陽屬性賦予了五行相互對立、相互制約又相互轉化的性質。
五行代表五種基本元素和相生相克的屬性規律,這種說法并不為錯,道家很多功法術法也是由此開發衍生出來的。
然而時至今日,道門對五行學說的研究早已超越了簡單化和表面化的元素與屬性認知,認為其蘊含的更是天地存續的五種基本狀態和運行過程。
類似“金克木、木生水”和“刀可砍樹、火焚木生土”等等這些只是以表面現象來解釋五行,并沒有揭示五行運行的內在規律。
自在萬象門的典籍有云:水曰潤下,火曰焱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曰稼穡。意思是說,水具有朝下的屬性,火具有向上的屬性,木具有伸張的屬性,金具有內斂的屬性,土具有中和的屬性。
因此,嚴格說來,五行不是簡單地指代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而是藉由這五種物質具有的五種特性,來說明宇宙萬物具有的五種基本動態和變化形態——收斂、伸展、潤下、炎上和中和。
例如,木為草木,象征著生命、生長和生發,突破束縛的成長自然是要“伸展”的;而水往低處流,滋潤萬物,即為“潤下”;任何火勢都是向上升騰的,即為“焱上”;金堅硬無比,卻可以被壓成絲狀,其“收斂”之力強勁;土則象征大地,承載時間一切軟硬純雜之物和善惡美丑之象,其力代表“中和”。
繼續引申,收斂就是“向內”,伸張即為“向外”,潤下和炎上表征“向下和向上”,中和可以理解為“過渡”。
試想,宇宙萬象之變化,有哪一條、那一點“不在五行中”呢?
正所謂:金木水火土,內外下上中。宇宙萬物變,萬變不離宗。
此訣方為五行之行的真義,亦代表著五種秩序——任何事物從新生、壯大、全盛直到衰敗、消弭的發展過程,都離不開這些狀態。
由此,被術法詛咒的人,就要同時承受向上、向下、向內、向外和中和過渡之力的撕扯拉伸擠壓,其中的難受可想而知、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