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桿似鐵非鐵,顏色黯淡無光,周身布滿繁復精美的暗紋,沒有任何文字名稱鑄刻在上。
晁天闕又抖手取出一支短劍刺去,旗桿紋絲不動,桿身上一星半點兒痕跡都沒有落下。
華瀾庭道:“本身堅硬至極,從顏色判斷,又似乎不復完好時的光彩,顯然是受過重創,卻仍能自行變化,到底是什么東西?”
晁天闕冥思苦想:“天下間能任意大小的神兵利器甚多,連瀾庭之前的龍頭蝎尾如意索和現在用的金絲鐵線都有這個能力,只是這家伙可以小如穿衣細針,大若參天巨樹,瞧樣子還能更大更長,絕非凡物。”
易流年在旁邊笑著說:“據我所知,普天下類似的寶貝就一樣。”
“是啥?”晁天闕忙問。
“如意金箍棒。”易流年干脆地答道。
“流年哥別鬧,說正經事呢。”岳光寒說。
華瀾庭道:“如意金箍棒是瞎說了,有沒有這東西都難說。神話,是比遠古更久遠得多的,不知多少個紀元之前的傳說了。不過話說回來,這世間任何種族的文化,都是從神話傳說開始的。”
“我個人傾向于認為:流傳下來的神話,或多或少,多多少少,最起碼都是有那么一絲半毫的依據的,不會全然是臆想編造,只是經過累世的加工訛傳以后,本源模本是什么,就完全不可考證了。”
“或許只有等真有機會登臨仙界,能夠得窺一二。”
“這肯定不是如意金箍棒。你們看,其上沒有金箍的紋路。”晁天闕忽然說道。
“流年在開玩笑呢,你還真當真了。”岳光寒說。
華瀾庭見晁天闕神色肅然,知他必有想法,問道:“師哥,什么意思?你想起什么了?”
晁天闕道:“神話虛不可考,但是在修真界,在我們煉器界也是如此,自古都有前輩大能從遠古神話中尋找和提取靈感,據此開發出新的功法或者煉制器具。威力當然不如神話傳說中那么毀天滅地,和那些仙兵神器沒法同日而語,但也足以驚世駭俗了。”
“你是說,這旗桿真是仿造如意金箍棒的理念和創意打造出來的?”易流年追問。
晁天闕搖頭:“不是。它應該是仿造傳說中另一件和如意金箍棒齊名的兵器煉制的。”
易流年茫然:“能任意變化大小的,哪還有和如意金箍棒齊名的?”
晁天闕道:“我說錯了,不是齊名。但你們總聽說過六耳獼猴吧。”
“傳說中世間有四大靈猴。”
“第一是靈明石猴,通變化,識天時,知地利,移星換斗。第二為赤尻馬猴,曉陰陽,會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乃通臂猿猴,拿日月,縮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叫六耳獼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萬物皆明。此四猴者,不入十類之中,不達兩間之名。”
“靈明石猴就是聞名遐邇的齊天大圣孫悟空。”
“而六耳獼猴,不但手持神器能和斗戰勝佛的定海神針如意金箍棒斗個不相上下,而且善于變化之術。”
“別說金蟬子了,就連玉皇大帝的照妖鏡也無可奈何,觀音菩薩同樣難以辨認,就是如來佛祖也是在費了一番手腳之后,才道出其來歷。”
“六耳獼猴手中兵器少為人知,不遜于孫行者的如意金箍棒。你們可知其名?”
這個問題和知識點太冷了,眾人不知。
“我也是聽老師風火倫在和故友閑聊時說過一嘴。萬多年以前,有一位鑄器大能煉制過一件接近準神器的寶物,就是模仿六耳獼猴的兵器制作的,但如今已不知流落在何方了。”
“六耳獼猴手中棍,全稱叫做——隨心鐵桿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