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靈轉而說道:“三畫卦表征天地人三才。其中,天是變易,天象無時無刻不在變化;地是不易,地不常變,一變就是地震海嘯;人是交易,又稱作簡易或者易簡。此為易之三義。”
“首先,顧名思義,簡就是簡單。”
“如同那邊石桌上你們吃飯的筷子。兩根筷子一陰一陽,合起來為太極。使筷子往往是一只不動一支動,兩相配合,食物到嘴。”
“簡單吧。夾得起來就夾,夾不起來就叉,都不行就撥,什么問題都解決了,哪有那么復雜。聽聞其他大陸有用刀叉吃飯的,占住了雙手,既復雜,效率還低。”
“再比如,一支軟毫毛筆,想寫的粗點兒也行,想描的細一些也可,寫字也行,作畫亦可,結構很簡單,變化的功能卻無窮。”
“這是簡易,接下來,天地的變易和不易呢?說白了,就是變與不變。”
“《易經》最早叫《變經》。陰陽之道,有變必有常,陽為變,陰為常,結合在一起,相對而不可分。”
“《道德經》開篇有云:道可道,非常道。世間有一個不可言說的常道,說得出來的,都是非常道。”
“不變的是本體、實質、原則,萬變的是現象、表象、假象。”
“不變的是宇宙大道,代表絕對的圓滿、自由、平等、光明的狀態。萬物在變,宇宙始終是那個宇宙。但生而為人、為生靈,只能獲得相對的圓滿、自由、平等和光明,因為生靈都有**和破壞性。”
“變和不變合二為一不可分。沒有變哪里有不變?都不變了就談不上變。”
“你變了嗎?你說現在沒變,但你的氣血在流動,肉身在更新,不變就活不下去。”
“時間在變嗎?在變。但你的童年能改變嗎?祖籍能改變嗎?變不了,過去就過去了。未來不可盡測,那現在呢?是變還是不變”
“人生最大的考驗就是現在。因為:有的變,有的不變。可變可不變,亦變亦不變。不變中有變,變種有不變。變也死,不變也死。”
“物是人非,但江山依舊。世事如棋,但這一刻,你中午有飯吃,晚上有床睡,太陽東升西落,你也改變不了。”
“所以,想到變的時候,一定要想到不變。想到不變的時候,要想到變。”
“月亮圓了,我們就知道它馬上要開始缺了。人求圓滿,實際上是跟自己過不去,但人活著又非求圓滿不可。”
“孔子說,取法乎上得乎中。意思是,人要有理想,不能放棄,要盡最大努力去做,而后聽天命。”
“善惡也如同陰陽,然純善容不下自己,純惡別人容不下你,同樣會變。”
華瀾庭聽得迷糊,插言道:“您不說我還明白一些,你這一說我反而糊涂了。那要如何把握?”
器靈說:“難得糊涂。糊涂的是表面,明白的是內心。”
“要站在不變的立場來變,才不會亂變。”、
“原則是權不離經,權不多用。”
“權是權變,經是經常的規則、不會常變的規矩。有原則的變叫應變,無原則的變叫亂變。死守原則不知變通討人嫌,沒有原則地變來變去同樣惹人厭。貴在變得合理,符合當時的情況。”
“原則也可以變,但是常常變就說明原來的規則有問題不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