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他開始念咒,左眼急轉,現出七彩毫光時,一旁的樹大師驚咦出聲。
易流年問:“到底是何物?大師知道?”
樹大師說:“傳聞世間有幾大厲害非常的瞳術,傳承時有間斷,有的千百年都不能得見,不想這七彩魔瞳在他這里。這次看見了華瀾庭的佛道結合術法和七彩魔瞳,不虛此行。”
言罷,又搖頭自語道:“希望這位施主好自為之,七彩魔瞳極其厲害,但同時很難控制,容易受到寶物的反噬,用之不當,為禍世間。”
說話間,瞳術已成,七彩光輪高速旋轉發出,洞穿了壁障,華瀾庭扶起脫力的單天沖,大家就沖了出去。
壁障在身后合攏,眼前景物絕美,卻不像是在遮陰山中。
周圍有溪流阡陌,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真如世外桃源一般。
但頭頂并無日月,光線不是天然生成,大家心生失望,能感應到這里還是一處人為開立的袖珍位面空間,他們沒有出到外面。
定定心神,總好過剛才的人間鬼界,他們小心翼翼向前走去。
這里空無一人,半晌后,眼前出現一座茅屋,大著膽子推門進去,里面還是沒有人,屋中只有一桌一床,桌上有一玉簡。
走進前看,玉簡上的字跡已經黯淡無光,但依稀還能辨別,上寫:
我本凡間一書生,因緣際會之下,習得異術,得成半仙之體,不意卷入諸方戰事,歷經千險,僥幸生還,余者皆逝。
重傷之下,本萬念俱灰,然孤獨一人,百無聊賴,竟讓我另辟蹊徑,達致鬼仙成就。另無所干擾,心思純明,終臨突破鬼仙難以飛升上界的亙古難關,幸甚。
原來是這么回事,看來這位前輩在上古戰事中幸存,并在鬼蜮鬼氣中難得地修成正果,這得是多少萬年前的事情了。
繼續看下去,玉簡上寫到:
此地為我成就鬼仙后開辟的寄身之所,不知能否有后輩發現進入。
我得道實屬幸運,所修之法千難萬險,難以復制,不欲留存。有緣者或可于仙界相會,那時再結傳承之緣不晚,否則茅屋終有一日化為飛灰。
竟沒有功法寶物留下,可惜。在仙界相會,這位大佬還真是敢想,不過大家此時也不太在意,就不知有沒有出去的辦法。
玉簡下部寫道:
我初為儒生,不忘書生本色,閑時曾創《中華字經》一篇,可作為異日相認之信物。
此外,欲出者需完成另一半的飛花令,即沾染我遺留之氣息。不然,可于此終老。
我亦知在仙界相會何其飄渺,但吾道即于不可能之中所成,誰知道一定不會呢?先定下這個小目標,哈哈!
告辭,等你哈!
玉簡背面先是一段字經,曰:
乾坤有序,宇宙無疆,星辰密布,斗柄指航。
晝白夜黑,日明月亮,風馳雪舞,電閃雷響。
云騰致雨,露結晨霜,虹霓霞輝,霧沉雹降。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時令應候,寒來暑往。
遠古洪荒,海田滄桑,陸地漂移,板塊碰撞。
山岳巍峨,湖泊蕩漾,植被曠野,島撒汪洋。
冰川凍土,沙漠沃壤,木豐樹森,巖多灘廣。
鳥飛獸走,鱗潛羽翔,境態和諧,物種安詳。
形分上下,道合陰陽,幽冥杳渺,天體著彰。
凝氣為精,聚能以場,縮濃而質,積微顯量。
化巨幻虛,恍惚成象,強固凌弱,柔亦制剛。
終極必反,存興趨亡,色空輪回,動靜恒常。
唯實眾名,一理萬方,父母爹娘,沒齒難忘。
兄弟姐妹,危困助幫,姑姨叔舅,親戚互訪。
侄男閨少,哺育茁壯,夫妻相敬,夢憶糟糠。
隔屋鄰舍,遇事謙諒,伯公嫗婆,慈孝贍養。
尊朋禮友,仁義君郎,炎黃二帝,堯舜禪讓。
禹啟世襲,滅桀商湯,周武伐紂,侯列各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