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玄仙洲里少見曼陀羅,但在西方等地有不少。我只是在典籍中看過,而且我不敢肯定是不是同一種植物,有可能只是翻譯成文字同音而已,有曼陀羅、曼荼羅、曼達拉多種名稱。”
“書上講,這曼陀羅俗稱毒參茄,是花中極品,高貴典雅而神秘,夜開晝合,花香清淡幽雅,花朵清麗,葉子妖嬈,有劇毒,無解,也稱情花,聞多了會讓人產生幻覺。”
“傳說中,此花受過詛咒,每一株里都住有一位精靈,可以幫人實現愿望。交換的條件是人類的鮮血,只要用自己的鮮血澆灌,在它開花的時候,花中的精靈就會滿足你的一個愿望,代表熱烈而致命的感覺。”
“曼陀羅全株有毒,以果實,特別是種子的毒性最大,嫩葉次之,干葉的毒性最小,毒素具有麻醉和迷幻效果,嚴重者會暈睡、抽搐、痙攣,直至死亡。”
易流年道:“師姑你別嚇我,難道說形意和尚是被下毒了?”
一罄搖頭:“我只是剛好想起來了,這么一說。一是這片葉子肯定無毒,二是兩者不一定是同一種樹木植物,三是據說西方有大曼荼羅,三昧耶曼荼羅,法曼荼羅,羯磨曼荼羅四種,只有黑色的才有劇毒。具體是什么情況,我也沒有親眼見過。”
既然只是猜測,大家沒有再繼續討論下去,回到了住處,等待其他兩處的消息。
最先回來的是陳履安三人,說河上大師聽后很是震驚,極為重視,讓他們先不要聲張,他會先全力搜尋調查。
午后申時左右,慕倥傯幾人回來了,帶回來一摞紙張,都是太昊觀在這半天時間內查訪到的資料,慕倥傯說太昊觀的人辦事很有效率。
海苔島上的佛魔兩方和其他中小門派以及散修共有一兩萬人,占據了島嶼中心的山脈和散落各處,島上的平民卻有數十萬,除了原住民,很多是從華言神域避禍遷居來此的,大多居住在外圍和臨海區域。
海苔島地處要沖,是出入華言神域的主要通路,為了掌握主動,佛門和魔修三方曾展開過多次爭奪,慘烈戰事后沒有一家能獨吞此地,這才形成了現在共同駐守的局面。
為了保持此處通道的暢通,海苔島上的現狀比華言神域上相對平和很多,魔修沒有在這里大肆殺戮平民,相互之間以及和佛門之間是小的矛盾沖突不斷,但沒有大規模的攻伐。
佛門為了普及佛法和百姓還多有來往,大部分其他修士都是高高在上,很少會和普通民眾接觸。
太昊觀在南海一帶的存在久遠,后來限于規模實力,迫于佛修四方的壓力,在海苔島上沒有發展起來,但是他們進入的早,基礎好,于是選擇了下層路線,在平民百姓中有大量的信眾,民間幫會也多聽命于太昊觀。
這樣的話,有滌塵四道的傳信,加上當地主事辦事得力,在短短半天時間里,根據慕倥傯提供的形意師徒的畫影圖形,很快就搜集到了大量的有關信息。
林弦驚很滿意,立即著手翻看分析這些匯總的情報。
不一會兒,他在兩張地圖上標上了記號并繪制出了路線,指著上面的一張對大家說道:“你們看,這就是形意師徒今早出寺后的大致行走路線,從圖上還看不出太多的問題,我建議我們走上一回,看能不能發現什么異常和其他的線索。”
為了鍛煉后輩弟子們的能力,陳履安等長輩留在寺內,華瀾庭十人出發尋訪。
形意師徒到的第一個地方是一個早市,是當地人買賣生鮮和蔬菜瓜果以及吃早點的地方,形意兩人應該是在這里化了早上的齋飯。
離開之后,形意師徒轉向海邊進發,并不是散步觀景,而是到了一處當地漁民出海的集散點,據太昊觀找到的目擊者說,形意最近常在這里向漁民傳播佛教教義。
形意到的下一個地方也是個市集,是早飯過后和漁民出海打漁后,居家百姓自發形成的一個交換和買賣日常物品的場所,形意也是在這里布道。
此地距離海邊不遠,線索到了這里就斷了,后來巨鯨王的進攻形成了海水漫灌,人們現在都在忙于整理和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