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求劍在空中游魚般切削閃爍,每出一劍,冷峭的劍氣卻奇妙地接連在巨鯨王的上下四周出現,無跡可尋,如被數人圍攻。
巨鯨王的人形身體承受了不小的壓力,它全身鼓脹,硬受劍氣的侵襲,同時雙手連抓,強取寶劍。
眼花繚亂的數次爭奪過后,巨鯨王憑修為優勢一把握住了劍柄,壓制了劍身劍氣和劍靈的掙扎,搶到了刻舟求劍。
就在此時,華瀾庭三人的聯手一擊到了,在巨鯨王聚精會神對付刻舟求劍并剛到手的時候趁虛而入。
巨鯨王只微哼了一聲,渾沒理會,自顧自手撫斑斕的古劍欣賞,一邊運力剔除了陳履安在劍上留下的印記。
巨鯨王出現、法劍易主的這短暫時間里,河上大師和林風致見機雙雙逃遁,已然走得不見蹤影,高雄和吉隆聚到了陳履安身邊,警惕地看著巨鯨王。
陳履安失了法劍,心里雖痛惜,嘴里仍沉聲問道:“鯨王好手段,好算計,今日這劍就送了與你。但事情估計你也聽到看到了,河上大師和林風致潛逃,貴子嗣的事情另有隱情,如今斷了線索,難道也就此作罷了嗎?”
巨鯨王略一沉吟盤算,打了個哈哈道:“承情承情。能挑動兩名玄珠強者的必非尋常之人,背后應有不可告人的黑手和內幕,另外鬼魔宗主鬼神驚也逃不了干系,本王自會追查下去,不勞費心。”
“今日之事,到此為止,本王去也。”
說著流光一閃,化作一道長虹劃向遠處的大海。
巨鯨王沒有繼續糾纏,就這么走了。
不是說巨鯨王是個好說話好商量的人,而是它也有自己的思量。
其一,鯨王得了刻舟求劍,心情大好,它子嗣的事情本就被放在了次要的位置,查不查看以后的心情了,再說冤有頭債有主,眼前的陳履安和高雄、吉隆都既不是主謀也不是從犯。
其二,陳履安不是它的對手,但陳履安在明白了鯨王志在奪劍的意圖后,最后一刻是放了手的,這等于把刻舟求劍讓給了鯨王。否則的話,如其拼命護持,再加上高雄和吉隆從旁協助,費一番手腳不說,還要徹底和自在萬象門交惡。
其三,陸上修真門派一般和海底水族井水不犯河水,鯨王本不覺得和自在萬象門交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華瀾庭三人那一擊,讓他臨時改變了看法。
別人瞧不出來,只有鯨王自己在法劍到手撫摸的時候,知道自己左手背上有一道小小細細的血口,那是華瀾庭、林弦驚和邵楓合力一擊造成的。
傷勢微不足道,意念一起就馬上自動愈合了,這還是鯨王為了搶奪法劍才讓三人鉆了空子,不然哪里破得開它的防御圈子。
不管有什么理由,巨鯨王在心里是驚訝的,三個溫養境的小輩能做到這種程度,是很稀奇很難得的。
況且,“道光一擊”中蘊含的虛無仙意、“龍形戰陣”猶如實質的霸氣、“六曉靈瞳”的破防穿透力,強度上雖然對它來說微弱的很,在境界層次上卻不容小覷。
這三個孩子,假以時日,成就不可限量!
此時順手殺了也就殺了,但其中兩人是萬象門的人,能培養出這樣天才弟子的宗門是值得它忌憚的,若非必要,不宜結下死仇。
這樣想著,巨鯨王才交代了幾句后退走。
巨鯨王肯走,大家是求之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