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瀾庭放下手中茶杯,準備凝神細聽。
云軼奇替他續上茶水,笑道:“放松,這是聊天,不是授課,于經意和不經意間有所悟才好。你看,這聞香杯上寫著什么?”
華瀾庭低頭轉動杯子,只見細長的紅泥杯身上有兩句短語,分別是“用心若鏡,不將不迎”。
此語出自《莊子·內篇·應帝王》:
無為名尸,無為謀府,無為事任,無為知主。體盡無窮,而游無朕。盡其所受乎天而無見得,亦虛而已!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
云軼奇道:“意思是說,修為高深之人的心念就像一面鏡子,對于外物是來者即照、去者不留,應合事物的本身從不有所隱藏,所以能夠反映外物,卻又不會因此損心勞神。”
說到這里,云軼奇欲言又止一副語塞的樣子,片刻后方道:“我盡量說說吧,很難用語言準確地描述出來,那是一種狀態,復雜是其常態,我以為懂了會了的個人理解,可能反而會局限你對這種狀態的全然了解。”
“不將不迎——心明若鏡:物來,照過不送;物去,未照不迎。不留戀過去,也不迎接未來,不被過去、現在、未來所裹挾。“
“這好像是一件矛盾的事情,其實世界是一個渾然的整體,既不對立,也不非此即彼。”
“人怎么能夠不總結和尊重過去呢?站在現在看過去,必定是有局限的,難以就此為未來框定一種可能。”
“人不迎接未來豈不是沒有目標?因為未來始終都是一個方向。”
“實際上,我們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讓我們痛苦的并不是這件事本身,而是我們內心擔心做出來的結果是否符合目標,是否跟我們過去立下的規則沖突。”
“當我們為一件事情感到糾結的時候,就忘了這件事情的本身。”
“我說的話對不對?別人接受嗎?其實說話的時候把字說清楚就好。”
“談情會有結果嗎?我倆適合嗎?其實享受牽手的過程就好。”
“喝的茶好不好?茶葉是否名貴符合我的地位?其實體會茶水在自己的口腔里徐徐化開,茶香和唾液混合之后進入身體每一個毛孔就好。”
“問題和矛盾永遠都會有,只要你的內心里面有一個大致的方向,就能欣然接受這個過程中發生的任何變化,一直朝前走。“
“你手里的這只茶杯有上千年的歷史了,很值錢,值多少錢?到多少價位你會賣?如果你相信它會越來越稀少,價值會持續漲上去,那么除非你很缺錢,不然就用著、拿著,三年五年,三十年五十年,你只要相信這件事,間隔五年、十幾年,想起來了就看一次行情,你會發現擁有得很輕松很舒服。”
“如果你天天掛慮,追漲殺跌,買了賣,賣了再買,那很累心的。”
“所有的輕松,都來自于你刻意的不干預。”
“過去不真實,現在不真實,未來也不真實。不要匆忙地局限于自己對過往的界定,對當下的描述,對未來的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