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如您所說,我已經走得很快了,您要我培養強者之心,我也在著意去做了,尤其是能飛上天以后,我也想能飛得更高、飛得更遠。”
“這些日里里見識過不少瑤池境大能,我亦想像他們一樣舉手投足攪動風云變換,將來能指點江山、揮斥方遒,動輒定人生死,直至羽化飛升,不負師門所望。”
“另一方面呢,學道之初,弟子并沒有多么遠大的理想和抱負。”
“現在有所成就,能飛一飛了,碰到枝頭就停一停,不小心掉到地上也摔不壞,不那么累,也挺愉快的,還沒有太大的危險,其實做一只自由自在的小小鳥也不錯。”
“而且,即便成為孟星散那樣的強者,也難免灰飛煙滅的結局,何必呢?大鵬展翅恨天低,何苦呢?最后成仙了,就一定自在嗎?”
云軼奇點點頭:“舒服自在,看云卷云舒,做株有自己春天的空谷野百合;或是努力奮斗,揚名立萬兒,做搏擊長空九萬里遮天蔽日的大鵬鳥。”
“你這個問題,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解答。今天你剛回來,需要休息,為師就不展開了,略說一說。”
“樂天知命、知足常樂、安于現狀是一種生活方式。志存高遠、不甘平凡、銳意進取,也是一種人生選擇。”
“為師以為,大可不必如此糾結,那樣就落于下乘了。”
“一個人不管是茍活,還是高飛,一生中總是會起起落落。對于個人而言,動蕩的幅度有高低,但總會是一條波浪式震蕩的周期性曲線。”
“所以,有一些時候,你要在谷底積累蓄勢;有一些時候,你要見好就收準備收斂隱忍;有一些是需要爬坡的時候,必須氣不可泄奮發圖強;另有一些是需要沖頂不進則退的時候,不得不激流勇進一鼓作氣。”
“師父,您的意思是,做波段?”華瀾庭問。
“嗯哼。然也。”
“你的年紀,正處在精力充沛、創造力最活躍的時期,潛力和可能無限,正是要蓄勢奮發的時候。”
“至于為師我,精神和靈性或許還在峰值,精力和體力已經開始下降,能不能登頂值得存疑,然而沖勁確實在衰減,除了身上背負的責任,我會更加關注和取悅于自己,以及關心自己身邊的人,早年矢志成仙的理想目標不那么一定要實現了。”
“此其一也。你可還遠沒到偃旗龜縮、頤養自樂的階段,少不得要拼一把的。”
“這第二點么,關于波段的幅度、人生的高度。”
“命里有沒有是一方面,有也還是要搏過才能驗證。”
“我們修道修長生久視,最終修的是能量,不但數量要龐大,質量還要更高級更精純。我記得有位前輩大能曾經教給過我一個說法,現在分享給你參考。”
他說:“一個生命的能量,等于生命的長度乘以生命的寬度,再乘以生命的高度,最后乘以生命的密度。”
“生命的長度就是壽數了,所謂活久見,修道者如果不是橫死的話,比普通人更加長壽。”
“生命的高度。所謂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你要是能從萬丈高空俯瞰世間,自然看得既遠且闊,這里說的是視野眼光、格局體量、胸襟氣度。”
“再說生命的寬度。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你的知識和智慧決定了你看待事物的角度和維度,立足點和視角越多元,對事物的了解就越全面越徹底。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