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了,沒有本門符箓,你光會訣咒也沒有用。至于是否能傳給你符箓制作之法,如果這次大難不死,我回去后會向門主請示再定。”
“即便如此,在行動之前你學不學得會,還要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陳簣所言不虛。
任何功法、術法、武技的習得,包括法寶武器的設計制作,一是靠開新自創,二是要得蒙傳授。
自創有多難就不用多說了,在前人基礎上的改良提升都非易事。
傳授,不管是有師父或由他人教授指導,還是自己根據典籍秘本學習,要想學好,一是需要傳授之道得法得當,二是要看弟子的資質悟性,三是弟子本身是否勤勉努力。
對于修士來說,還有一個第四點,就是先天所生和后天在修煉早期形成的身體的質地如何,這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對所學功法術法的適應程度。
至少由于這四個因素,同一個師父教出來的徒弟的成不一樣,同一個弟子在不同人的教導下達到的水平也會有異,同一套功法同一種術法,不同人學習的速度和使出來的威力效用也有差別。
就像陳簣要傳給華瀾庭的訣咒,有的人一學就會,有的人需要很久才能做到流暢地掐訣念咒。
而在足夠的時間以后,有的人始終只是粗會能用,有的則是熟練運用,更有人能收發自如,少數人可形成無需思考的肌肉記憶和成為下意識的本能,最后是鳳毛麟角的人能達到對之進行更新升級乃至徹底創新的地步。
華瀾庭走到今天,刨除各種奇遇的因素,與他所遇皆名師和明師密不可分;在資質悟性上,他屬于上佳,但還不到頂尖的層級;勤奮方面可圈可點,但比他用功的也不在少數;肉身品質上,在機緣巧合作用下,相比較而言,他對雷屬性的一切功法術法都極為親近、極具親和力,極易上手。
盡管不是每項都是上上之選,再加上不凡的頭腦和學識,華瀾庭的綜合均衡素質讓他得以出類拔萃、傲視同儕。
陳簣教過之后,他們五人打坐調息恢復元氣的時候,華瀾庭在一旁抓緊時間熟悉和練習訣咒。
他不但腹內有雷屬性之丹,修習過五雷鳴光掌、五雷天心引雷訣和九轉大還丹法,從霧嵐山開始,還親身體驗過多次大大小小的雷劫,還是上次陳簣引雷的主要參與者,因此時間不長就掌握了訣咒。
所謂臨陣磨槍,不快也光,不說到了如臂使指的程度,起碼是能夠運用自如了。
半個時辰后,陳簣等還沒有完全復原,但時間不允許再拖下去,必須行動了。
臨出發前,沒怎么說過話的單滅叫過華瀾庭道:“你雖是誤打誤撞救人,陳長老都不吝嗇,單滅也不是知恩不報之人。”
“老夫這里給你體內灌入一道本命真氣,當得一次全力出手的威力,你等下面對的危險不小,希望能幫到你。”
華瀾庭謝過,他和邵楓又把方案細細過了一遍,眾人出發,要再次進廟,二次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