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來,華瀾庭還是跑不了,且天雷都被華瀾庭的身體遮住,讓天雷先劈死這小子好了,自己再脫身不遲。
殊不知,這正中華瀾庭的下懷。
上有天雷,下有強敵,華瀾庭正是要借著這個機會,提升自己的修為!
晏七炫的道域收縮變薄,天雷足以穿透。
他在出發之前和周翕長老與守恒真人密談的最后,曾和兩人談及了空天青煙玉,并告訴他們此玉近來常讓他出現幻覺。
在幻覺里,空天青煙玉變化成為一只香爐的樣子。
聽完他的具體描述,守恒真人和周翕長老都露出了恍然和驚喜之色。
兩人沒有和華瀾庭解釋,只是教給了他一個提升修為的門道,即在下次面臨突破升級時,可以嘗試把幻象里的香爐下降到丹田之內,讓腹內雷丹進入香爐。
修道者多修內丹,這是以人體為丹爐煉之,然如果有機緣將神奇的空天青煙玉幻化之爐置入,使雷丹得以進入其中,則更為如虎添翼。
等于憑添一座內化丹爐,此乃可遇不可求之際遇。
此時此刻他還不到晉級八門金鎖境的時候,但等不及顧不上了。
要是再不想辦法,空天青煙玉雖可引雷并煉化,但紫霄神雷不像五雷罡咒那樣收發可控制,吸引過來的紫霄神雷實在太多了,吃不了兜著走會被撐爆的,況且下面還有一個晏七炫在虎視眈眈。
強攝心神,華瀾庭內視胸口位置,如愿出現了一座香爐。
說是香爐,卻在側底投射出一個鼎的虛影。
爐子的樣式是俗世界里古漢代的博山爐,形狀如山峰。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漢代之人造博山爐,起源于對仙人的向往仰慕。
傳說中,飄渺的大海之濱有仙山無數,宮殿宏偉,男女仙人出入有仙馬車輦,無塵間苦痛,唯有幸福美好。
仙境難覓,世人便在日常所用的香爐上雕造出了一個神仙世界。
博山爐的爐身比前代更深,能放進更多炭火,進口收窄,避免了香爐淺平造成的煙大散亂,香煙可徐徐散發,裊裊上升。
仙境有云,那就在青銅上刻流云紋,當香煙熏起,煙波縈繞,云霧升騰,仿若置身云端。
是謂:海上仙山落人間,一半飄渺一半仙!
此爐之內,真有一座山,層層峰巒間,林木茂盛,花鳥蟲獸與各色人物栩栩如生,在方寸之間,極盡精微。
在藝術手法上并不以虛當實,沒有留白,幾乎是鋪天蓋地、滿滿當當。
留白有空靈精致,完美有豐盈充實。
小小博山爐精微之余,整體上給人開闊雄渾、大氣磅礴之感,似可納萬物,意境寬廣。
漢代博山爐。
漢之形制,是東方傳統文化之底色!
天雷穿過道域進入爐中,不斷積累,華瀾庭利用轉化的雷力推動香爐徐徐下降。
他要,驅爐吞丹,讓雷丹和空天青煙玉所虛化之爐結合,丹爐合一,使之成為一個丹玉爐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