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觀的年頭不短了,看得出曾經鼎盛過,但如今顯得破敗了,只有一個邋遢的老道長帶著個小道士長年住在里面。
道觀不算小,閑置的空房很多,二十多個弟子每人分得了一間。
入夜,靜謐。
華瀾庭在床邊打坐調息,風清雋也在屋里,她是過來為華瀾庭煉制丹藥調養身體的。
這些年來,華瀾庭在山上時多忙于修煉,還經常性的外出奔波,兩人在一起的時間并不多,但絲毫沒影響兩人的感情,每次華瀾庭閑下來,風清雋都會親自為他調制丹藥治傷。
華瀾庭傷重的時候不多,小傷卻不斷,宗門里的傷藥見效的快,但風清雋精修藥理,認為經脈里積累下來的小問題會積少成多,需要對他的修煉特點和身體狀況非常了解的人,才能以定制的丹藥來消除隱患,所以只要一有工夫,她就會為華瀾庭量身熬制對癥的補藥。
長長吐出一口濁氣,華瀾庭完成了一階段的周天搬運,睜開眼睛,見風清雋正在屋中間對著個丹爐施法煉丹。
此爐是風清雋專有之物,樣子小巧,名為九轉三味爐,此刻爐火熊熊,風清雋在一旁盤坐,不斷變換著手勢,引導丹火起落升騰。
火光映襯著嬌顏,雖未見汗,額上發絲被不時竄出的火焰氣息吹拂得有些散亂。
華瀾庭輕輕走過,為她理了理頭發,說道:“爐火調順后,讓它自行燃燒就好了,何必這么辛苦地看著。”
風清雋柔柔地笑道:“你不主修丹道,但也應該知道煉丹不是那么簡單的。”
“拜師之時,我們都在藥王殿內對著藥王孫思邈、神醫華佗、醫圣張仲景發下過誓言的。”
“醫者相信,在人們和病患看不到的地方,藥王們看得到,煉丹醫病不能將就。”
“比如今天這幾味藥材,選擇輕松速成的大鍋蒸制也行,但我就是要堅持選取費時費力的九蒸九曬九煉,只有如此,才能把藥性發揮到極致。”
“藥草和丹爐如同法寶與兵器,能不能物盡其用,還要看你是否理解它、尊重它,而不是僅僅把其當作一個工具。”
“善待它們,最終,它們的靈性會回報于你的。
“丹藥能不能發揮出最大的效用,你的病人能感覺的到,時間,也能證明。”
“再者說了,醫道丹道都是一樣的,標準化不足取,要想物盡其用,任何時候都要分人、分時、分情況,適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舉了例子,姜棗茶是好,是用干姜、生姜,還是老姜?姜要不要去皮?紅棗要不要去核?能放糖嗎?冬天夏天都可以喝嗎?會不會上火?加點兒桂圓和黃芪行不行?”
“這里面,學問大了。答案是因人而異。”
“生姜的功效是散而不守,藥性是發散的,不會老待在一個地方,也就是說,會在身體里穿來竄去。所以,感冒初期喝姜湯用生姜,用以幫助身體發汗排寒。”
“而干姜則恰恰相反,性質守而不散,喜歡待在一處,尤其喜歡脾胃。所以,對于脾胃虛寒者,干姜比生姜好,能夠暖胃。”
“姜皮的作用是行水和消腫,是否去皮,要看病人有沒有出現水腫。”
華瀾庭:“是是是,我是不懂,我只要知道,適合我的你,就是天底下最好的,這就夠了。”
風清雋白了他一眼,心里甜絲絲的,繼續柔聲道:
“人生不必太圓滿,若要求滿,一半就好。于無聲處聽驚雷,于無色處見繁花。只求對半,方得圓滿。”
“半的魅力,是留白,是空間,是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