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過聽上去似乎不吉,其實易經之卦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都是要根據情況演化解釋的。”
“卦象就是象,象就是現象,現象分為真相和假象,真假在乎一念之間,在乎不經意時內心透露的情狀。”
“會看相的人不會看人表面的。一個人要求你給看相,其實已經不必看了,其人全身上下都做好被看的準備,那就差不多都是假象了,真相是在獨處沒人的時候,或者自然流露的時候才真。”
“大過卦,正好符合我們現在的情境。”
“大過卦,既可以想象成棺材,還可以想象成橋梁——四條陽爻是橋上的木板,兩邊的陰爻是釘子,連接楔住木板。棺材裝死尸,橋梁,卻可以渡我們過去,是通往成功的道路。”
“陽為大,陰為小。大過卦,陽多陰少,意味著劇烈的變動,以及由于變動產生的高度風險。”
“大過卦,要么是棺材,要么是橋梁。橋梁就是成功,棺材就是成仁。”
“不成功,便成仁,這就是大過。”
“我們現在就在冒險,不生,則可能死。”
“普通人,一生中通常是只會犯小過,沒有能力也沒有機會犯大過,基本上是小過不斷、大過不犯。不犯大過。”
“但是歷代的偉人,不論從哪個角度去看,他們在當時都是在犯大過的——所作所為和當時的時代主流有著非常激烈的矛盾沖突。”
“古之仁人志士也是如此。比如比干、魏征等這些冒死進諫的,例如商鞅、王安石那些改革變法的,都是有著成仁的心里準備的。”
“要想犯大過,人就要有種,有擔當,有責任,有氣節,有成功后名垂千古,或者成功也沒自己的份兒,但失敗后必死無疑、死而成仁的觀念和決心,他就不會搖尾乞憐求放過,他會自認為死得其所,時不利兮,那就死得心安理得好了。”
“因為,其實,所有的道路,都是人自己選擇的。”
易流年頷首:“明白了,了解。大過卦,要么生,要么就死翹翹、硬邦邦地掛掉。”
林弦驚:“一陰一陽謂之道。同樣一個卦象,可以有不同的解釋。大過卦也許是一口棺材,意味著死路一條,也許是一座橋梁,能夠渡人度己。”
易流年問道:“一件事能有不同角度的解釋,這我能理解,可要老是相反的話,這誰受得了。”
林弦驚呵呵:
“你見或者不見,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情就在那里,不來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愛就在那里,不增不減。”
“你懂或者不懂,道就在那里,不生不滅。”
易流年:“說人話。”
林弦驚:“正反同時存在,正就是反,反就是正。”
“你比如,今天是陰天吧,其實呢,太陽還在那里,它只是被云層遮住了,我們看不到而已。”
“等到烏云散開,太陽馬上就露出笑臉,曬黑你的小臉,就算剛才還瓢潑大雨,轉瞬也可能艷陽當空。”
“不是太陽跑得有多么快,而是它本來就在那里,根本就沒有離開過,是你的感覺不同罷了。”
易流年哼哼:“說你胖,你就喘。真當哥哥不懂么?”
“無極生太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