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闌珊,夜涼如水,夜空,靜謐且深邃。
放緩了呼吸,放空了神思,任心念自由游蕩。
天地寬廣,過了一會兒,自然而然地,華瀾庭抬起頭來,仰望星空。
不由自主,紫微星斗觀天訣被觸發,滿天螢光灑落,星星點點落入他的身體。
在華瀾庭的意識里,龜甲特暴龍正在不遠處低著頭搖著尾巴,悠閑地吃草。
這世界也是奇怪,如此的龐然大物,日常卻是以青草為食,可見天地造物之神奇。
嗯,人為萬物之靈長,動物再怎么天賦驚人,卻沒有仰觀天象的意識和權力。
仰視,是人類獨有的行為。
由此發展出了紫微斗數等基于星象的占卜預測學問。
良久之后,華瀾庭又低下頭來。
萬物皆備于我。
人的本身,就是一個小宇宙,天地所具有的,在人體上都找得到顯化的地方。
像山,體現在鼻子,鼻梁就是山,鼻為山根。
人,照顧得了別人,更要會低下頭來照顧自己,關照好了內心,才能放眼身外。
俯視,自思,自省,同樣是生而為人的獨有能力。
又良久,華瀾庭環顧左右。
這樣,才有廣闊的視角。
看天、看地、看世界,不能只看一處、一角、一隅,而是要四面八方都看看。
這叫環視。
仰視、俯視、環視。
看得周到,方可想的周密,沒有遺漏。
《周易》的周字,和文王的周朝沒有特別直接的關聯。
作為精通易理之人,是不會把自家的姓氏冠名在一本驚天地泣鬼神的易經上的,這是犯忌諱的。
周乃周詳。
大道周流不停,循環往復,生生不息……
華瀾庭的心中,似有一絲光亮閃現,若有明悟。
這個感覺稍縱即逝,流沙般難以抓住。
天,地、人。
俯仰天地,天高地闊,不受既有條條框框的束縛……
環顧左右,全然無漏,沒有任何盲點死角的局限……
他好像有了一點點周文王思考和著《易》時的情境感覺。
華瀾庭不急于把握游魚般靈動的思緒,任心念自在流淌。
一個時辰后,到了他出發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