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長久下來,神仙之間存在互不隸屬、各自為政,又互有爭斗的情形。”
“再后來,很多神仙分批轉世到人間傳播思想,教會世人更好地獨立生存,即所謂的百家爭鳴時期。”
“但是,這些神仙和思想之間存在紛爭,同時又有佛家和其他西方的外靈進入,爭來斗去,逐漸產生了常設管理機構天庭地府,演變為道門、佛家、散仙大妖和其他西方神等等共存的局面。”
“由于神靈太多,世人的信念之力不足以供養,天庭正式確立了吸納人間香火供奉的體系,影響了后世修仙的模式和標準。”
“久遠以來,成仙途徑主要有幾個。”
“道門途徑是最快的。起初是為了對抗外靈,所以需要能打,只要資質好,其他條件可以次要,所以術法、神通、煉丹等得到發展,后來的條件逐漸趨于嚴苛,但整體上比較駁雜。”
“佛門的途徑相對更難,最初是不必有神通的,并且是有名額限制的,主要通過啟迪世人智慧得到佛界認可、投胎轉世得到繼承、受世人廣泛景仰供奉三個路徑。”
“第三是百家途徑,即在人間傳播各種智慧,受人信仰后成仙。”
“第四是儒家通道,這個通道由于一些原因有時開有時閉。”
“另外,在各方爭奪激烈時,曾有妖精得到仙人接受入仙籍的臨時路徑。”
“演變至今,凡與世間打交道的靈界,最后都通過宗教派別獲取信念尊敬。”
“道門形成了比較嚴格的傳承體系和制度,雖有內亂,但較少干擾凡人世界。”
“道門的問題在于之前的仙靈冊封過多而世間香火有限,所以即便道法精深也不易成仙,需要機緣氣運。”
“佛門中,只有通過教導大家積德行善、廣傳智慧一途最易成佛。”
“但是事分兩端,人們越愚昧時越容易獲得供養,人們皆開啟智慧時,人人可為佛。所以,佛家在世間的傳播存在較多的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的現象。”
聽到這里,華瀾庭微微頷首:“瀾庭受教了,古宗主之語,不失為一種持中之言。”
“著實可嘆啊。”
“人獲得智慧后,更多的人不愿意去供奉神仙。仙靈們依靠眾生信仰而存在的空間會……”
“或許今后,再想成仙,需要尋找新的出路了。”
“但是,致人昏聵愚昧,又好像并非人們存在的意義……”
話鋒一轉,華瀾庭又道:“聽了古宗主的話,加上我此前的理解,想要成仙,關鍵是需要解決能量的問題。”
“可以是自己比較徹底地解決,進入不增不減、不生不滅的狀態,飛升的高道和成佛的高僧有做到的,我們應該還不行。”
“第二種,是從外部獲得足夠強大的能量且可以持續地供給,從而保持自我意識長久的獨立存在。”
【看書福利】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而能量供給的來源,可以是人的信念信仰之力,也可以是天地山川的靈慧之氣,或者是日月星辰的能量,等等。”
“你說得對”,古崖居忽然獰笑道,“既然有等等,那外部能量就還可以包括第三方的力量。”
“譬如說,你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