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秋看著試驗臺上的能量矩陣,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作為一名資深研究員,她在二階時,就已經開始接觸四階能量矩陣,晉升三階之后,就已經很少接觸四階以下的能量矩陣了,能量矩陣越往上走,構建的難度完全是直線上升,對于自己來說,四階以下的能量矩陣構建和設計,應該已經沒有任何難度。
但這篇論文所設計的能量矩陣,卻顛覆了她所有的認知,在這之前她從來沒有想過,一個三階能量矩陣會簡潔到這種程度。
從構建難度上來說,這個三階能量矩陣,甚至還比不過某些二階,但它的強大卻直逼部分四階能量矩陣,這不僅僅是設計上的簡化,而且是對承載零件要求的全面降低。
最重要的是,這是一個功能性非常普及的能量矩陣,幾乎可以使用在任何一個格斗機械武裝之上,只是這一個能量矩陣,就可以將三階機械武裝的制作成本降低百分之十七,戰斗力提升百分之十,這幾乎是一整代機械武裝的差距。
四階以下機械武裝的更新換代,一般都是許多人共同努力的成果,低階機械武裝因為制作難度偏低,各種制作工藝都已經趨近成熟,可以改進的地方也就越少,除非是某種突破性的技術進步,或者對機械武裝進行全面的升級,才有可能提升這么多的性能。
哪怕是談秋自己,也沒有任何把握推動三階近戰機械武裝向前跨出這么大一步。
而齊淵只用了一個能量矩陣,就坐到了!
單個的能量矩陣設計,除非是顛覆性設計,否則很難登上《希望》。
可,眼前的這個能量矩陣卻是個例外!
因為它配的上“顛覆性”的評價!
這一片論文,已經足以登上《希望》,甚至足以讓齊淵一步跨越助理研究員的身份,成為一名正式的研究員。
談秋看著論文末尾的名字——齊淵!
那個一階的小家伙,已經成長到這種程度了嗎?
這個能量矩陣真是他設計的嗎?
低階的能量矩陣和機械武裝的設計,已經趨近于成熟,很難出現顛覆性的設計。
實驗室也并不缺那些基礎踏實研究員,他們的基礎理論再強,面對高階研究員時,也只會被降維打擊。
所以,哪怕實驗室有些數量龐大的研究員投身于低階能量矩陣的研究,也極少有人可以登上《希望》。
低階的能量矩陣和機械武裝的設計,真正缺少的,是那種天馬行空的天才構想,只有他們才能打破既定的框架,做出突破性的創新。
曲山海無疑就是這種人,他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教育,所以他也沒有受到哪些條條框框的約束,他的許多設計構想是完全無法實現的空想,但也有許多設計充滿了天才的想象可以走向現實。
如果他能夠生在庇護所,現在極有可能已經是四階研究員,可惜他生在了外面,又遇到了封乾。
在談秋看來,這個能量矩陣下面的署名雖然是齊淵,但它真正的設計者極有可能是曲山海。
雖然曲山海一再保證,這個能量矩陣的真正設計者是齊淵,但在談秋眼中,如今的齊淵,不過一個剛剛踏入二階,稍微有點戰斗天賦的年輕人罷了,他怎么也不可能設計出這樣一個完美的能量矩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