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費完成了這個項目,消耗的材料就已經超過了五百個學術點,如果在《希望》發表,勉強還能回點本,如果發表在次級期刊上,我就是血本無歸了。”
談秋似笑非笑的看了齊淵一眼,實驗成本這種東西,在一個四級研究員面前,并沒有太多的秘密,只需要稍微計算一下,就能核算出齊淵在這個項目上的投入。
每個項目的消耗都是不相同的,同一個項目,不同的人去做,實驗成本也不一樣。
如果失敗的次數多,多走很多彎路,實驗成本自然會水漲船高,這完全取決于研究員的實力,曾經就有過某位三級研究員,不甘心項目申請被審核組駁回,憋著一口氣,自掏腰包進行研究,最后研究不順,整個項目變成了一個無底洞,將他多年積累的家底全部消耗一空。
所以,除非是情況特殊,哪怕是四級研究員,也極少自掏腰包進行項目研究,因為這東西的成本很難預測,一不小心就會變成無底洞。
肖昱在這個項目上,不但投入了將近半年的時間,同時實驗室撥款的專項自己資金也達到了四百個學術點,就算中間有被肖昱貪墨了一部分,這個項目消耗的材料,也是一筆不小的數字。
肖昱需要消耗這么多材料,是由他的技術所決定的。
但這并不意味著,齊淵也消耗了和肖昱同樣多的實驗材料。
齊淵能夠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完成整個項目,意味著他的實驗走得很順,基本沒有走任何彎路,這種情況下,齊淵的實驗成本也會壓縮到極致。
綜合研究時間和各項實驗數據判斷,齊淵在這個項目中的消耗,絕對不會超過兩百個學術點。
對于其他二級研究員來說,兩百個學術點當然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但對于剛剛和黑月商會完成交易的齊淵來說,兩百個學術點根本不是一個很大的數字。
看著齊淵理直氣壯的樣子,談秋也沒有拆穿,只是淡淡的說到:“這篇論文的質量不低,確實可以登上《希望》,但就算是如此,它能帶來的學術點,也遠遠比不過你的前一篇論文,最多不會超過六十點。”
“才六十點?”齊淵眉頭一挑。
“為了一個六十個學術的項目,肖昱耗費了半年的時間,三級研究員的時間這么不值錢嗎?”
“你以為學術點是這么容易獲取的?你以為隨便發表一篇論文,就能拿到數百個學術點?”談秋反問道。
“你的那篇論文只是個例!絕大部分三級項目的論文,都賺不到六十個學術點!”
“如果發表在次級學術期刊之上,能夠賺取的學術點只會更少!”
齊淵聞言,只能聳聳肩。
“六十點就六十點,再加上學術積分的獎勵,勉強也算是回了一口血,總好過去次級論文打折出售。”
對于大部分二級研究員來說,學術點雖然珍貴,但卻不是他們主要的目標。
論文帶來的學術積分才是他們正在想要的。
六十個學術點的論文,通常能夠帶來三十個左右的學術積分,這將是他們通向三級研究員的階梯。
對于其他人來說,不通過項目申請,自己投資進行項目研究,根本就是一個不理智的行為,如齊淵這種自費和三級研究員搞學術競爭的行為,就更加愚蠢了,一個不小心,就會將底褲都賠掉。
哪怕齊淵通過抄作業,用最小的成本完成了研究項目,學術委員會的獎勵,也很難說挽回了實驗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