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王自昏迷中醒來,大為震怒。
他居然真的被騙了,用蜀國歷代積累的一大批寶物,就換來了五頭腹中藏金的普通石牛。
雖然石牛腹中有金,但那些金子和換來石牛的寶物相比,簡直不值一提。
石牛是假這件事已傳遍蜀地,整個蜀地都已知道他被秦王玩弄于鼓掌之間,甚至已流傳往其他諸侯國。
聽聞這件事的人都取笑他愚蠢無知,居然真的相信世上有每日都能拉出金子的石牛。
他這個蜀王已成為天下笑柄,成為整個蜀國的恥辱。
蜀國百姓到外面,都羞于談起蜀人的身份,不想和他這么一個愚蠢的國主扯上關系。
蜀王對此惱怒之極,窩心憋屈,吐血三升。
枉他平時以圣人賢君自稱,卻落得如此名聲。
與此相比,因為讖言應驗一事,做出讖言的神鹿在蜀國的名聲則是水漲船高。
甚至有不少蜀地百姓,到陸岐所在深山外跪拜祈福,乞求神鹿保佑。
蜀王不相信有什么讖言,他認為只是那只鹿妖碰巧蒙中。
他對于這件事仍不死心,派人向秦王遞信。
蜀王期望秦王可能是不舍得五頭石牛這等稀世異寶,才做出蠢事做了五頭假石牛來騙他,于是他向秦王提出只要交出真正的五頭石牛,一切可既往不咎,當從沒發生過。
如今的形勢想要扭轉他在蜀地百姓和天下人心中的名聲,必須他能得到真正的五頭石牛異寶。
否則即使秦王把蜀國用于交換石牛的珍寶全部退回,他的名聲也無法挽回。
如果秦王交出真正的五頭石牛,那么便是秦王背信棄義明明答應交換石牛卻拿假的誆騙,而不是他愚蠢無知被騙,事情就能扭轉。
但秦王哪里有真正的五頭石牛,這只是蜀王不甘心的妄想。
五頭石牛自始至終就從不存在于世上,一切都是秦王為了讓蜀國自己開辟蜀道的陰謀。
秦宮中,燭火幽幽。
秦王身穿王袍,氣度威嚴,中年模樣,他坐在案后,看著蜀王派人送來的信件,心情復雜。
他本打算在蜀國開辟完蜀道后就立即對蜀國用兵,打下蜀國。
但蜀王下令叫五丁力士帶領大軍開辟蜀道,讓他見識了五丁力士的恐怖力量。
秦王對于發兵攻打蜀國這件事,已沒有十足把握,五丁力士的強大著實讓他忌憚不已。
原本他不把蜀王和蜀國放在眼中,認為戲耍蒙騙蜀王也沒什么,蜀道一開辟完他就能攻下蜀國,蜀國已是他囊中之物。
但見識到五丁力士的強大后,他不再這般輕視。
甚至他不太敢惹怒蜀王,只能盡量平息蜀王怒火。
不過,叫他把剛得到的珍寶送回蜀國,他又不太甘心。
而且難道他就要這么放棄對蜀國的謀劃?
坐在大椅上,秦王沉思一陣后,眼中陡然一亮,有了定計。
五丁力士的確強大,但蜀國強大的只有五丁力士,他或許可以想法繞過五丁力士,滅掉蜀國。
五丁力士縱使力量再強,但對某些事也是力有不逮,比如五丁力士能開山裂地,但無法操控人心。
他若能想個辦法讓蜀國民怨沸騰,對蜀王怨聲載道,到時蜀國可能會不攻自亡,他也就不用為怎么解決五丁力士而頭疼。
……
蜀宮中。
蜀王面色蒼白,容貌較為之前蒼老了許多,他咳嗽著靠坐在大椅上,看著秦王的所回的信。
信中秦王言語十分客氣,提出石牛的確是真,但也許是運送的半路上出了什么問題,導致石牛失去神異之處。
不過,他愿意交還那批寶物,只是那批寶物一到秦國,就被他變賣,換成兵甲馬匹與糧草,充實軍隊。
他需要時間來籌措贖回錢財那些寶物,一旦寶物都被贖回,立刻回派人送回蜀國物歸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