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方蕓真的只憑自己的喜好做事,那她絕對沒可能在蘇市的商界創下赫赫名聲。
“下去吧,把我吩咐的事交給給其他部門,順便通知那幾個部門的主管和副主管,下午四點召開會議。”
方蕓沒有再看秘書,語氣平靜地交代道。
見方蕓如此,周秘書恭敬點頭:“是。”
……
“看到沒有,《聽海》已經排到新歌榜第三了,《千千闕歌》也排到了第四,前十名有四首是《晨語》的,俞晨晨牛逼!”
“講道理,一張專輯里有那么多經典歌,簡直無敵了好嗎?”
“你們就沒注意到,新歌榜前二十首,有九首是俞晨晨的么……”
“臥槽,被你這么一說還真是,有一說一,后面那幾首感覺一般,不過前面那幾首確實好聽!”
“那不是廢話嘛?詞曲作者都不一樣,前面五首的詞曲人叫秦飛、后面五首叫江城。”
“江城?這名字我聽過,好像給不少歌手寫過歌……不過這個秦飛是誰?有沒有吊大的普及一下?”
“我吊雖大,亦不知~”
……
網上關于俞晨晨和《晨語》的消息愈演愈烈。
連帶身為詞曲作者的秦飛,也被網友們津津樂道。
正是由于網友們的熱議、娛圈上與該話題相關的熱搜,從早上的第八名、逐步爬上了第六名。
這代表著,話題度和熱度是不斷往上提升的。
對于俞晨晨來說,這是好事。
明星藝人最渴求的是什么?無非是自身的、熱度曝光度、話題度。
只有綜合了這三樣東西,才能將其轉化成流量。
對于當前的娛樂圈眾人來說,流量未必就代表了所有,但有了流量,很多隱形因素會顯得尤為突出。
最簡單的例子,【流量變現】,就是很多娛樂公司割韭菜的常用方式。
而對于其他娛樂明星而言,流量同樣是不可或缺的。
例如說老戲骨。
他們是憑借演技吃飯、靠作品說話。
這個可能是很多觀眾腦海中對他們最直觀的印象。
站在他們的角度來看,可以站在某個高度上、斥責現如今的流量的市場,可以痛批那些流量明星、空有流量卻沒有匹配的演技。
但是說出這些話,并不代表他們不希望自己【流量】加身。
演技是演技、流量是流量,這二者之間并不存在對立或者對等的關系。
又紅又有實力的明星不在少數。
再厲害的老戲骨,也不會希望自己徒有演技、沒有人氣,這是悲哀。
秦飛翻看著話題圈里的評論,這群網友可真是閑的,從昨天晚上爭論到現在。
可能是網上陰陽怪氣的質疑聲太多,有人拿俞晨晨兩年前的作品說事。
那個時候的俞晨晨,可以說是新生代最紅的小花了。
從專輯發布、到電視劇熱播、還有大屏幕獲獎,眾多榮譽加身。
那個時候的陳言慧,名義上跟俞晨晨并稱四小花旦,但論及流量和咖位,俞晨晨把她甩開了不止一個小身位。
要不是當時星娛高層出現異況,導致俞晨晨被惡性雪藏,她如今的成就,絕不會比陳言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