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點頭。
“我們認為,做夢的世界是真實存在的,夢境世界是屬于更大世界的一部分。這個更大的世界,我們稱之為真空家鄉。”
張平臉上出現一點震撼:“你們早就知道于這個世界了。”
“不。也是紅羅告訴我們、你做噩夢這件事情后,我們才有了推想。實際上,很久以前我們只是認為:一定還有一個更加龐大的、更加本質的世界。
網絡上有一些幻想文學,稱之為‘里世界’,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宇宙,只是這個里世界的外層。有人認為,黑洞就通往里世界。
而星球洞天群的最中央的核心,就像是星球的臍帶,通過我們看不見的通道,從里世界汲取能量。
當然,這都是猜想。”
張平這才若有所思的緩緩點頭,可隨后又有一個疑問:“既然核心的洞天連接到真空家鄉,而無生教信仰的也是真空家鄉,那你有沒有可否通過星球的核心直接聯系真空家鄉呢?
為什么要找這樣一個星球,其核心的洞天不僅沒有聯系到真空家鄉,反而聯系到太陽呢?”
“這個問題問的好,因為我無法完美的回答。”
張平:“……”
問題問的好,是這么個意思嗎?
好在呂言文還是解釋起來:“我嘗試著解釋一下吧,若有不滿意的地方或者解釋不太合理的地方,你暫時先聽著。解釋完會我們再說。
概括來說,真空家鄉是信仰,是追求的方向,修行的方向,是詩與遠方;
而真火,是追求信仰的動力和階梯,是追求夢想的工具。”
張平點頭,呂言文繼續說道:“首先,真空家鄉是一種信仰,最初形成這種信仰的時候,我們甚至都沒有走出地球,很多東西都是一些猜想。
信仰這東西,你無法證明他存在,可你也無法證明他不存在。”
“其次,我們真正的信仰是無生圣母和無極圣祖。其實這個所謂的無生圣母和無極圣祖是否真的存在,我們自己也不知道。
華國的信仰和國外的信仰是截然不同的。
國外信仰上帝,他們堅信上帝存在。結果找來找去找到了神族,鬧得雞飛狗跳,差點兒把自己弄成奴隸。”
說到這個,張平都忍不住笑出聲來。地球文明剛剛踏入第二紀元的時候,也就是修行文明剛剛開始的時候,因為華國的修真體系強勢崛起,給其余國家造成了巨大的壓力,以至于鬧出不少笑話。
剛好這時候探索到了神族,結果神族也聰明、更會玩,你們找上帝?別找了,我給你們送一個過來!結果真就派了一個點燃了神火的‘神’過來了,鬧的地球文明一陣雞飛狗跳。
點燃了神火的“神”,相當于地仙級別的修真者。而當時地球文明還沒有地仙級別的。那一次是真的危險。
好在這時候,地球文明得到了外援——阿斯蘭特文明,這才最終度過了危機。
呂言文臉上也出現笑意,吭了兩聲,繼續說道:“華國的信仰比較特別,我們所信仰的‘神’,應該說是‘人造神’,而非真正存在的神、或仙。
我們的神一般是這樣的來源:有的是祖先完美化,如我們的先祖黃帝。
有的是虛構一個完美的化身,如無生教的信仰。
但這個虛構的化身不是憑空來的,而是從歷史文化中汲取營養的。比如說盤古開天,這些根植于我們文化傳承中的內容。
但最終不管是什么神、什么仙,都要按照我們的意思來。我們給這些神增加了美好的品質。
如高尚的道德、慈悲心懷、心懷天下、慷慨就義、為蒼生而犧牲自我等等的品質。
說穿了,這些神不過是華夏文明思想中,一些美好品質的‘具象’。”
“這是我們的文明,在華夏的文明體系下,才有了神的生存空間。所以華夏是多神信仰體系,哪怕是神也都是華夏的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