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九章再入無生教
時間很緊迫,張平吸收了部分記憶后,就直接“下線”。
一直在夢境世界這里呆了半個月的時間,早已經到了極限。
之前因為戰爭緊張,張平還能繃住。現在夢境世界的戰爭結束,忽然放松下來,張平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疲憊。
別說張平了,大家幾乎都是這樣。
所以張平直接下線。
至于說某些信息、情報等,完全可以一邊走一邊說。
總督的秘書趙康維全程陪在張平身邊,記錄張平的話語。
離開夢境空間后,張平完全沒有絲毫閑暇,一秒的時間都沒有。
飛車已經等候多時,張平出現后,飛車直接起飛,進入傳送陣,然后出現在月亮上;之后有小型快速飛船帶著張平直奔太空。
至于孔謙的遺體,當然也早就完成了轉移。
在小飛船上,張平繼續交代“星際海盜”的事情,消息通過無線網絡直接傳到總指揮中心。
“這些星際海盜來自一個叫做‘瑪索加爾達’的文明,這個文明誕生于星云環繞的星系里,整體環境相對惡劣,因此他們自稱:來自地獄的文明。
星云環境中,很多星球都是新生的,誕生時間不長,不能形成足夠的可開采礦產資源。因此,這個文明崇尚掠奪、盛產星際海盜。
一個盛產星際海盜的文明,卻能生存至今,除了星云環境的保護之外,也不能忽略這個文明本身的強大,至少對我們來說,這是一個足夠的強大的文明。
此外,作為盛產海盜的文明能存活至今,那他們的一些特性也必須要注意,那就是報復心極強!
只要有機會,他們就不會放棄報復。
尋找獵物的時候,他們也很小心。若不小心遇到足夠強大的,他們又會立即低頭,送上貢品,盡一切可能取得強者的原諒,必要的時候可以自殺、甚至是集體自殺謝罪等。”
趙康維忍不住倒吸冷氣,卻又有疑惑:“總有一種熟悉的既視感。”
張平點頭,“地球本土上,那個在我們東邊的國家,早年就是這么發展起來的。”
趙康維這才恍然大悟。看了下手環光幕上的提示,又問:“你剛剛說,星云中的星球缺少礦產資源,這不對吧?星球本身就是礦產資源的集合體,這幾乎都是常識了。
對于星際文明來說,完全可以對星球進行破壞性開采。而且我們現有的理論研究認為,星云中的礦產資源應該比我們這里還要豐富才對。”
顯然,這話不是趙康維問的,應該是背后的大佬。
張平認真的解釋:“若僅僅只計算原子元素豐度,星云環境里確實存有大量的元素,但并不代表這些資源都可以開采。
眾所周知,對星際文明來說,大家所謂的礦產資源不僅僅是鎂鋁鐵銅等常規資源,主要指的是一些稀有元素,如我們經常所說的稀土元素、鑭系元素等。這些東西就算是在宇宙空間中也是比較稀少的。
比如說,銥元素,地殼中的元素含量,通常小于千萬分之一;如此稀少的含量,若不能形成礦產,是無法開發的。
而礦藏的形成,是需要時間的。只有有了地殼的運動、重元素的沉積、火山噴發、甚至是生物運動等等,才能導致礦產的富集,才能形成具有開發價值的礦藏。
此外,對于星際文明來說,更重要的礦藏是‘靈材’,這些通常與洞天有關。
根據瑪索加爾達文明的記憶,新生成的恒星系,要億萬年以上,才能穩定下來。
此時,行星和恒星、恒星和宇宙空間達到引力平衡、形成行星軌道共振;如此,星系才能聚集到暗物質暗能量。
暗物質暗能量聚集,才能在星球上形成福地、龍脈,再經過億萬年的演變,才能與亞空間聯系、生成洞天。
而這些,恰恰是星云中不具備的。整個星云環境都比較動蕩。”
原來如此。趙康維、以及背后的大佬們紛紛點頭。
談話繼續,張平一邊梳理記憶、一邊解說。
說著說著,張平忽然發現一個了不起的記憶:“剛剛翻到一個記憶,瑪索加爾達文明的艦隊,在50個天文單位之外,理論上他們不可能直接接觸到秦皇星上的蓋亞意識、夢境空間。
而他們之所以能做到,是因為發射了中繼站,那是一個只有一米大小、啞光黝黑的‘衛星’。大家在秦皇星四周找一下。這個衛星距離秦皇星,應該在50萬公里之內。”
距離50萬公里,也就是直徑超過百萬公里的球形星際空間。
想要在如此廣袤的星際空間里,找一個大小只有一米左右、還是啞光外觀的、本身又具備隱身能力的、還在不斷運動的高科技衛星,堪比海底撈針。
但再困難也要找,因為這個衛星除了可以“轉接”夢境信號之外,本身也具有強大的無線電干擾能力、以及竊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