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的,現在還有瀕死體驗的研究,結果五花八門。有人瀕死體驗后,忽然成了數學天才、音樂天才,或者過目不忘。我呢,似乎對修真有獨特的理解。”
但說著說著,包家榮卻忽然情緒低落,“但專家也說了,至今所有的瀕死體驗,最終結果都不太好。
數學天才,英年早逝;音樂天才,晚年失聰。過目不忘的人,理解能力差,就是一個人形的復讀機。而且這些人大多修行不行,還早衰。
我現在還沒發現是什么問題。但專家說,越是如此,越令人擔憂。”
張平聽了,笑了,“放心,你不會有問題的。”
“為什么?”
“因為啊……你本身就是問題!”
“……”
張平沒說話,你是我用功德救回來的,不可能有后遺癥。如果有,那就用功德點上去!
看到包家榮現在的修行狀態后,張平已經徹底做出了決定:以后啊,我養你!
不就是普通的功德嗎?少爺我有的是!就算真的是瀕死體驗,留下了什么后遺癥,等包家榮修行到化神境界之后,一切隱患也應該消失了。
實際上,元嬰境界的時候,人就會經歷過一次徹底的脫胎換骨。
瀕死體驗的后遺癥,其實沒那么玄乎。在漳平穿越之前的世界,人們已經在研究瀕死體驗、研究所謂的死后的世界。
而在經歷一系列事情,尤其是蓋亞意識、夢境空間、吞噬多個夢魘之后,加上得到的一些仙界的傳承,張平已經知道是怎么回事。
首先必須要點明:參與瀕死體驗試驗的人,不知多少;但真正獲得超能力的卻少之又少;反倒是直接出問題的、死亡的更多一些。
所以,那些獲得超能力的,都是真正的幸運兒。
但這些超能力又是哪里來的呢?
如今已經可以確定,人,有三大部分組成:基礎物質和基礎能量、暗物質和暗能量,然后還有精神意識。
瀕死體驗過程中,暗物質暗能量會發生逸散或重聚,而精神意識也會波動。當這種波動偶然達到某一個‘共振點’、或者‘和諧點’之類的時候,就誕生了天才。
但是暗物質暗能量種類很多,在這個擴散和重聚的過程中,說不定帶來一些雜質,比如說魔氣之類的,更甚至被夢魘等暗物質暗能量生命盯上。
另外,超能力雖然好,但普通人的身體太脆弱,不足以承擔這些能力;而過分使用能力,則會消耗根基和生命。
總之,瀕死體驗之后得到的能力、以及重新復活的人,可能已經不再是純粹的‘普通人’,所以過去的修行啊、檢測方法啊等等,也就不再適用。
如此種種綜合之后,就會造成外界不理解、甚至恐懼的結果。
說穿了,還是科學研究不夠,對世界的認識和了解不夠,才引來恐懼。
而瀕死體驗的個體,每一個都是不同的,以暫時的科研水平又不具備研究的能力,這又進一步加劇了誤解,加劇恐慌、乃至恐懼。
這樣的事情多了,漸漸就形成了‘詛咒’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