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離開后,璇璣走出來,又拿了五萬兩,“抓緊時間去盤口買李世勛,中探花。”
“你這么有把握?大人,其實你會算卦吧!”
璇璣白了方寶兒一眼,“我只是覺得這孩子長得唇紅齒白,十分俊俏,想來皇上看一眼,估計不管他文采如何,這探花他是跑不了了。”
方寶兒一聽璇璣的解釋,也不禁樂了起來,確實是一位漂亮的小少年郎。
科考三場,璇璣在組隊道具中幫著他作答,除了固定的四書五經以外,還有策問,當考到策問的時候,就要看當時的政策和時局了。
對于璇璣來說這些東西都小兒科,她本身就是古代人,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再加上經歷了這么多世界,眼界開闊,讀的書又多,寫一些治國良策,根本不成問題,最重要的還是要迎合現在的局勢,以及揣測皇帝如今的想法。
皇帝現在精力不濟,沒有辦法大刀闊斧,所以力求一個字,那就是穩,再加上希望為自己的兒子鋪路,所以一切策略都不能激進。
而璇璣為池金鱗書寫的策問,前期求穩,后期改革,但改革放在十年之后,在皇帝看來也能明白,這十年后的當權者便是自己的兒子,到時候一展自己的雄心壯志,也可以把他選為兒子的左膀右臂,為他鋪平道路。
在考試的過程中,所有的才子們唯一受盡煎熬的莫過于李世勛和池金鱗煮的面,若非不能交流,否則一定會到他們的隔間中搶他們的面吃,這飄來濃濃的牛肉香味,簡直讓這群干嚼那些硬邦邦的干糧,喝涼水的才子們牙疼。
終于熬到了殿試,池金鱗不負眾望,得了第一名的會元,如果殿試再得到皇上的賞識……前幾名是穩穩的,不過池金鱗想要的更多,他最終的目的就是沖著狀元之位去的。
早在離開東鎮之前,他就想拜李閣老為師,不過璇璣跟他說過李閣老未必會同意,畢竟人家是帝師。
你還想與皇帝稱兄道弟,怎么可能!李閣老到死估計都不會再收任何弟子,但是你要是拿著詩書學問去拜見,李閣老肯定不會拒之門外的。
池金鱗后來嘗試,也確實如璇璣所說的一般,李閣老并未收下他,但是他所請教的問題,對方都很耐心的為他解答。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打磨,池金鱗已經學習到了一些與皇帝和大臣們之間打交道的方式,也明白了電視里面經常所說的一個詞,揣摩圣意,而對于早已了解未來的他,在這方面要比其他人更占優勢一些。
殿試的時候,池金鱗下筆如有神,揮灑自如,其他人還在冥思苦想,璇璣那頭已經為他寫好了,有時候他甚至懷疑這位叫璇璣的姑娘,內里的靈魂會不會是一位文人才子,否則這些咬文嚼字的東西說的怎么這么溜?
“咣當!”
一位才子直接暈倒過去,連忙由內侍把他抬出去。
池金鱗回望了一眼,這才發現在他不遠處站著一位眼帶精光的老者。
呵呵,莫不是這位就是皇帝陛下!
ps:求小天使們的月票,推薦票,謝謝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