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風華對華帝提起了糧種的計劃之后,隨即對他說道:“這糧種可不是免費的,按照市面上的糧種價格計算,每斤七文錢,我只收三文錢一斤。”
華帝張了張嘴,很想問她,她既然已經這么有錢了,為何不給百姓免單?
但是想到東夏的地域遼闊,如果全部免單,林風華還不知道損失多少糧種,這話他就說不出來了。
“朝廷會按照三文錢一斤的價格收購。”華帝說道。
林風華挑了挑眉說道:“這樣一來,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朝廷負擔得起么?”
華帝想到種下糧種后的收成,咬牙說道:“此次就算傾覆全國之力,朕都會把糧種推廣起來。”
林風華嗯了一聲,并不在意。
如果此事朝堂不插手,她的行動會更加方便一些,朝堂也不用特地花這么多錢來購買糧種。
糧種的事情說完了,林風華再說接下來的另一個計劃。
“除了推廣糧種之外,我打算在百貨肆附近的城鎮建立學堂,學堂的束脩全免。”
“凡是六歲到十二歲的孩子,都可以到學堂里上學。”
林風華說完之后,華帝很想讓朝廷參與其中。
但是想到建立學堂的開支,如今國力根本無力承擔,他只能壓下到了嘴里的話。
原來,安國想做什么,朝廷根本跟不上她的腳步。
林風華見華帝的神色,就知道他在想什么。
想到學堂與政治相關,往后的幾十年里,這些學生很有可能站在朝堂之上。
為了將來的朝廷穩固,林風華覺得,此事有朝廷參與更好。
所以,她大方地說道:“建立學堂的錢由我來出,朝廷可以在學堂里掛個名,但是不可以干涉學堂里的事。”
學堂由她建設,學什么,怎么學由她規劃,她可不想讓朝廷的那些老頑固對學堂指手劃腳。
華帝沒想到林風華會讓朝廷占了這么大的便宜,他開心地說道:“好!”
掛個名也好!
掛了名,學員就知道這是朝廷參與協辦的私塾。
等他們學有所成,總歸對朝廷有一些歸屬。
要不然,什么事情都是護國侯府說了算。
就算護國侯府沒有反叛之心,百姓們只擁戴他,聽他的話,這種局面出現,政策體制就不好控制了。
林風華說完了學堂的事情,繼續對華帝說道:“除了規劃這些事情之外,我還想修路、種植棉花,制作一些小東西。”
這些,就不用朝廷出面了。
華帝聽完了林風華的規劃之后,對她說道:“不管你做什么事情,僅管去做,到時候通知朝廷一聲即可,朝廷會給你讓路的。”
國師說,不要阻礙安國公主的發展。
只要她發展了,東夏就會發展。
所以,華帝不會阻礙她任何事情。
——
林風華和老爺子、華帝在御書房里交談了一個時辰,一個時辰之后,林風華才說完了自己的規劃。
華帝知道了林風華的規劃之后,自己也在計劃,希望朝廷可以跟得上林風華的腳步。
三人談完了正事,林風華和老爺子正要告辭,華帝突然問起了矣依:“安國,矣依真的不愿意進宮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