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坊的紙不止可以維持這些地方的消耗,還可以拿來印書。
作坊里制作的書,已經占據了整個大陸的三分之一。
丁五帶著林風華進入作坊的時候,赫然發現,作坊里的生產線已經換了設備。
這些設備已經屬于半自動化的機械,是這個時代不可能出現的東西。
“你什么時候準備了這些東西?”林風華意外地說道。
丁五對她說道:“人工制紙太費時費勁了,還費時間,作坊就算擴建得再大,也不可能滿足各地百貨肆的需求,不得已,我只能換上這些東西。”
林風華點了點頭,作坊既然交給了丁五,她就不干涉丁五的運作。
不過,她卻問道:“制紙你換了設備,那印書呢?還在用雕刻版嗎?”
丁五說道:“林大石的雕刻版還在運行,他的作坊還在給我們提供雕刻板,他的制作遠遠跟不上我們的需求,所以作坊自己出了活字印刷術,目前兩種版本都在使用。”
林風華點了點頭。
就算活字印刷術現世,世面上對雕刻版的需求一樣很大,影響不了林大石家的產量。
林風華參觀了作制紙張和書籍的流水線,很快就到成品區觀看。
作坊里制作出來的書籍,質量不必說,整潔美觀。
一本一本的書籍,不易損壞,又一模一樣。
各種類型的書籍擺放在房間里,很是壯觀。
林風華查看了一下書名,發現這些書大多都是大陸上的書籍。
角落里,偶有丁五復制的前世儒教圣書《易》、《書》、《詩》、《周禮》、《儀禮》、《禮記》、《論語》、《孝經》等……
“這些書銷售得怎么樣?”林風華問道。
丁五說道:“開始的時候無人問津,現在銷量不錯,雖然比不上本土的教科書,比起一些雜書賣得卻好。”
林風華仔細地查閱這些書籍的種類。
發現涉及的書籍很多。
其中,有農業、木匠、裁縫設計、織布、醫學、戲曲、商業、建筑等書籍。
凡是生活涉及到的職業,丁五都搜羅了一些。
只要感興趣的人閱讀了這些書,收獲都會很多。
“這些書遍布各處百貨肆了沒有?”林風華問道。
丁五說道:“我已經讓人用東夏、北胡、沙州、蜀中、西域、南疆的文字都印了一遍,放在各國的百貨肆售賣,廣大群眾只要有興趣,都會看到這些書籍。”
印了這么多種文字,其實也很麻煩的。
將來大陸統一,能夠統一文字就好了。
林風華對丁五說道:“接下來,我會讓各處的百貨肆建立學堂,你把教學用的紙張和書籍準備好。”
“這件事情我已經在準備,十天之后,各處的百貨肆一定會收到我的東西。”丁五說道。
林風華很滿意。
她跟著丁五在作坊里逛了一圈,作坊里的事情沒有什么可以讓她擔心的,她便放心地往林大石家去了。
此時,夕陽西下。
林大石的作坊已經下工。
作坊里只有林大石夫婦在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