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說的好,不做死,不會死。
如果王姐不是最后還鬧那么一處,將彼此之間那一點友好直接耗盡,再見面也不會現在這樣的尷尬。
彼此正常溝通的話,也不會將這樣不好的一面暴漏在小二的面前。
再有彼此關系好的話,吳彬他們肯定的不會落井下石的。
王哥王姐他們至始至終都沒有發現察覺到張木林是小二。而且過來之后一直的都是臉色不好。
所以走了之后,張木林問了下到底是什么情況。
吳彬簡單的說明了一下是前公司的老板,因為我離職搞的不開心。
這時候,金菲兒再插嘴說詳細的說明一下情況,比如當初吳彬想要好好做天貓超市這塊兒,但是他們老板各種配合都做不到,但就算如此,業績還是有了大幅度提升,但即便如此,還是各種理由,工資幾乎沒有漲幅,而且最后離職的時候,還扣了吳彬不少的工資。
張木林當然的也有自己對事情的判斷,總體而言,吳彬還有金菲兒說的肯定都是事實。
再結合吳彬離職之后,自己創業從零開始在天貓超市平臺的發展情況,結合前公司那邊的對比。所謂的不配合,其實就很明顯了,如果配合的話,不可能就那么點量的,再加上剛才那態度。
所以結果明顯。。。
這件事,直接的后果不明顯,但間接的后果肯定就明顯多了,很多活動坑位,排除幾個大品牌坑位,ka品牌坑位(銷量最靠前幾個的叫做ka),如果還有剩下就給一下其他品牌去競爭。
而王哥王姐他們的品牌,本身在類目就沒什么份額,屬于一個小品牌。沒有品牌效益,也同時質量也只是一般,特別是吳彬走了之后,一直都跟著吳彬屁股后面走,吳彬做什么,他們就想做什么。但是他們呢,又不敢定太多的量。所以導致高品質的東西根本不會去做,成本太高了,主要集中采購的商品都是在低擋的東西。
所以這種低檔低價的東西,小二本身就不怎么喜歡。現在又這么一處,后續的活動,入選的概率就低了多了。同類競爭品牌在上活動,而他們沒有,長久下去,整個品牌肯定的會一直下滑,下滑到一定地步就是淘汰了。
后面張木林倒是又找到了一個心怡的品牌,張小泉,有句話南有張小泉,北有王麻子,說的是國內南北兩個剪刀品牌,這兩個品牌都是民族傳統手工藝的佼佼者,同樣發源于明清時期,正是歷史上工業還沒有獲得發展,手工業正值巔峰之際。
當然顯然肯定不只是做剪刀了,廚房刀具都是有的,質量也是肯定還不錯的。
這個品牌的話,吳彬肯定就不會代理了,和吳彬自己的品牌廚霸是商品重合度有點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