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在今日新聞底欄上增加一欄商城特惠。
顧名思義用于網絡購物,當然為了避免品質問題的出現,導致整個欄目被口碑毀掉,所以吳彬是直接定位的商城特惠,直接pass掉淘寶。
這一欄也不是硬性要求的必須添加模式,可以根據用戶喜好,自由選擇是否添加。
添加這個選項有倆個好處,一來,可以了解用戶的消費喜好,甚至能了解用戶的消費能力。
二來,就是能賺些外快了。
不論是天貓淘寶還是京東,都有返點渠道,少的倆三個點,多的三五十甚至七十個點的都有。
具體這個要怎么做,吳彬就不管,技術上的事兒由張雅和周揚來解決,吳彬是負責出主意的人。
第二步,就是溝通渠道了。一些特別好的自媒體作者,用戶非常的喜好,想要私下里聯系一下啊,咱總得給到渠道吧。
還有微信群目前還沒有興起來,那我們的今日新聞群可以先弄起來啊,用戶喜好自媒體作者的新聞,可以添加關注自媒體作者,并且多出一個選線,是否添加加入自媒體作者的日常交流群,讓讀者之間也能產生更多的交流空間。
吳彬倒是沒有多少的奢望,這個東西能趕上微信的熱度,這個不現實,因為產品定位,還有用戶量等方面,彼此都不成對比。
但吳彬現在要的只是補充,在盡量不影響用戶體驗的前提下,讓這個app多出更多的功能。
要知道倆年后,一個微信,一個支付寶幾乎就可以滿足一個人日常的所有需求了。
主要是這倆點,吳彬簡單說了下自己的構想,之后就是聽取他們的意見了。
有什么更好的意見補充,如果沒有的話,那就先做下去,他們對于做出來的東西,進行描述。
吳彬會根據他們的描述,來腦補一下是否與自己所想要的東西是一樣的。
不一樣的就進一步闡述一下,當然吳彬所說的也不一定就完全的正確,彼此在交流的時候,才能碰出更多的火花。
這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
就這樣聊著商議著,偶爾的時候,張雅和周揚還會直接編碼一下,做出個初步的樣子,再去細聊。。
所以,總的來說,這次吳彬給到的建議,他們倆人是都聽進去了。
“原來還可以這樣買東西啊,我還是第一次知道呢。”在編碼的過程當中,吳彬也順便演示了一下返點的模式,該如何的弄。很顯然,張雅是一個剁手女性,看到吳彬的演示完畢之后,練練驚嘆。
即便現在是有一定身家了,但是那些錢都是虛的,都只是股份的價值而已,那只是價值不是貨真價實的錢啊。
所以日常的日子買東西的時候,還是得算計著,但是看完了吳彬的演示之后,她感覺自己的錢袋子貌似一下子就漲了很多。
相同的東西,一個月如果能生下去萬把塊錢,那就等于自己的工資多了一萬多塊錢啊。
吳彬順便分享了幾個比較不錯的優惠購物網站,后面吳彬就不管了。
“啊。。。這個東西我今天才收到的,我買的時候花了快四百了,這個這樣算的話,怎么200就能買了。”吳彬給分享了網站之后,張雅就搜索了下一個口紅,隨后馬上就大叫了起來。
因為如果從這個網站上的話,同樣是在天貓店買,能剩下快一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