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更別提屏幕前的觀眾了。
多少人都不自覺跟著一起大聲合唱:
“天郁悶愛卻很喜歡
那時候我不懂這叫愛...”
一整場的人合唱一首歌,直接把這些經紀公司和娛樂公司的高層給搞的有點蒙,覺得節目組是不是太捧著葉青了。
可投票已經結束。
這么安排也不算說很過頭。
而接著一曲還沒唱完,轉調之后葉青再次開口卻又不同了:
“故事的小黃花,從出生那年就飄著
童年的蕩秋千,隨記憶一直晃到現在”
他把話筒伸向臺下,而臺下如他所預料的,全場毫不猶豫跟著繼續合唱:
“ReSoSoSiDoSiLa
SoLaSiSiSiSiLaSiLaSo...”
然后真的就唱的更大聲了。
...
在這個年代,要是一首歌想做到全場合唱是不容易的。
“沒想到失去的勇氣我還留著
好像再問一遍你會等待還是離開...”
這個年代,節奏迅速,似乎已經不再是那個手抄歌詞本的時候了。
還能歌詞記憶得如此清晰...
公司高層們若有所感。
其實隨著節目進行到尾聲,他們就已經開始計算著自家練習生的粉絲量,比較著市場上同類型藝人,盤算著下一次選秀的時間...
表面上,還是希望練習生門繼續在公司發(掙)展(錢)的。
但實際上還是下意識覺得:
這些選秀出道的練習生們,從選秀出道之夜就是他演藝生涯的最高點。然后和以前的點都一樣,下跌是遲早的,只是快慢問題。
公司能做的就是幫著延緩這個時間。
某天公司部做了,市場不需要了,有新人出現了,也就GG了。
這個年代的“歌手”或者說至少說,這個年代的選秀偶像歌手多數大抵如此——甚至現在都開始有“選秀演員”了。
但是現在全場的歌唱聲中...
不少人,包括葉青心頭才恍然想起來一件事情:那就好多年前,還沒有選秀的年代歌手們都是艱難出來的,一個個,而不是一批批量產。
那時候他們都有歌曲,他們唱出來全場都會合唱。
那時候他們很火。
但現在,他們也不差。
所以臺上葉青繼續唱著,也終于明白為什么他的人氣,會比原來的節目里蔡旭昆還要高:
多半不是因為什么人格魅力之類。
如果拿一個類比來說的話,可能只是因為他把觀眾、把市場對“流量蔡旭昆”+“原創歌手毛不易”的期待疊加了起來,才最終收獲現在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