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東北四環,望京SOHO附近。
某大廈內猴子影業公司的員工正帶著葉青等人前往試鏡地點,路上還有不斷匆忙路過的員工,那是他們公司另一部叫《繡春刀Ⅱ:修羅戰場》的團隊人員。
這部戲投資九千萬,屬于大制作了。
有張震、揚冪、張譯、雷大頭、辛芷蕾等等加盟,這些在現在或者日后都已經成名的演員匯聚這部大作,人員眾多,跑著也熱鬧。
馬上要上映了嘛。
大家期待著票房口碑雙豐收。
反觀這邊,轉過兩個拐角就來到了另一組正在籌拍的《印度藥神》的劇組:
這里就要冷清多了。
因為是個小成本制作,目前的拍攝成本也就預算了1500萬,再加上后續的宣發4500萬。所以單單從拍攝成本來看,顯然就不是打算請其他大咖加盟的架勢。
“不過葉青你能來,大家還是很高興的。”
負責接待葉青的是本片的導演,文牧野。不光是因為葉青咖位在這里,更因為兩人是校友,還在上學的時候就接觸過——真的,北電中戲這些大的電影院校的凝聚力就是這么恐怖如斯。
細數葉青出營后接觸的這些人:
都不用說黃磊。
就說周東雨演員,文牧野導演,還有葉青的同學們,包括娜札這些也都是北電的...
你就不得不說一句,怪不得學電影的怎么都要奔著這三大過去。光是這其中的關系,在演藝圈太多時候都好說話了很多,形成了一個天然的利益聯盟。
“那也是師兄給面子,我才能來嘛。”
這邊,葉青也客氣一句。
他也知道自己現在能來,多數還是因為公司參投+自己降價。不過這事也沒關系了,作為副業這件事情,葉青本身就是當做專輯之間的趣事來做的:
真正的純歌手,大半年的時間都是比較無聊的寫歌、選歌、制作,出專輯,偶爾上上綜藝。偏偏葉青又是抄周董的,所以非要這么一樣的走流程不得無聊死?
他的創作沒什么新鮮的,主體是抄歌,編曲,MV,然后出來成品。什么背后的故事,創作歷程啥的都沒有。時間久了,難免形成:抄歌——出歌——成績裝逼——抄歌...
這種循環中去。
得給事情加點料,那就是副業。
所以葉青有自己的理由,而支撐猴子影業有這個信心做出試鏡葉青這個選擇的理由,其實有一部分是此刻正在屋子里的,真正的電影大咖:
徐爭。
只是這位大咖,現在有點煩惱。
...
屋內,徐爭先是看了看劇組搭的景。
他此時已經簽下合約了,很多人都是沖著他的名氣來的,導演又是第一次獨立拍攝長片,徐爭怎么也得幫著把把關。
這不,一看就發現了問題:
“誒,你們這里不行啊,看看你們的場景,故事最開始發生的時候是2000年初啊,那會兒還沒有這種電腦顯示器。你這不行,得換成那種大屁股的電腦顯示器。”
邊上的人立刻應道:“好的,爭哥,我們馬上去辦。只是這個...”
“先這么來吧,沒得辦法了。”
一頭閃亮,滿臉愁容的徐爭開口道:“你們這,真的是我都發現問題了...”他只是個演員,都發現了其中的缺陷,那這種缺陷會不會還有很多?只是吧,再想想他也知道實際上這東西也真不能全怪劇組的人:
故事原型故事的時間一共橫跨十年。
但是如果電影這么拍,就不行。
導演要把握節奏、讓電影有戲劇張力不至于看的無聊,所以把這時間壓縮到兩三年。就難免會形成一些沖突,到現在都是難以解決的問題。
甚至于最后都可能歸于無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