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OldTownRoad》的美式風格...
其實在這邊倒也還好。
美國人本來就是有一種世界中心的思想,所以面對這種歌曲覺得順耳,然后就接受了。反倒葉青收到的反饋是是國內媒體各種糾結,覺得這是個爭議的點...
他只是笑笑。
“你不覺得擔心么?”負責他此行的艾米中文很好,看了兩眼也笑道:“看起來有一些爭議。”
“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吧,沒有爭議反倒是奇怪了。”葉青的上一張專輯在國內好評如潮,前期也是靠著大量的公關經費和粉絲控評來的。這次重點在國外,沒有太多組織國內,當然會有各種反應。
所以他很快收起手機,讓等待拍照。
三分鐘后,燈光也算明亮的后臺,葉青和今天晚上比較出名的兩個樂評人都拍了照片,再配上他們夸獎的話,經過公司審核后發出來。
圍脖上粉絲立刻熱鬧起來:
“剛百度了一下,這位好像蠻厲害的,是這邊樂評協會的一個負責人。”
“好棒!我剛才還擔心青哥的作品在國外究竟如何,能不能被認可,現在我發現這一點似乎不用擔心了。有沒有人發現,大家都說這首歌做的是非常美式,應該是很有市場吧?”
“聽不懂英文,但支持葉青!”
...
接下來的日子,葉青也就繼續開始跑活動了。
和國內其實大同小異。
他基本上每天都有兩到三個行程,可能是在某體育賽事中場表演,可能是在某活動現場助陣,也有本地的媒體,總之和那些純“穿的帥帥的,召集粉絲,拍幾個照片”的那種,他是真的去了蠻多很本土的場合。
而這些場合的結果,也不一定都是好的反饋。
因為這樣的場合,多數時候觀眾雖然素質還算是還行,不會像某些夜店表演的時候會被轟下臺,會有人上來diss,battle,但也不會因為你是表演嘉賓就對你買賬:
你這首歌不錯,大家會回應一下歌手;如果不行,自顧自做事就對了。
所以這兩種情況葉青都遇到過。
前者居多。
至于最熱情的是在一個棒球比賽上,他表演的時候到了最后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歡呼聲和口哨聲,當地知名媒體也做了相關報道:要知道這些知名媒體其實不太會給面子的,除非你真的還有點意思。
于是這篇報道立刻飛回國內,配合那些APPLEMUSIC實時榜單的名次之類,迅速被天河娛樂拿來公關。
這樣的新聞不少。
當然其實國內觀眾也不是第一次吃這種安利了,這事已經有小鮮肉做過。
但葉青很大膽的去跑這些局的好處就是:
現場可是當地觀眾的實時反饋,所以這樣的東西來的更有說服力一些。
而環球娛樂送給葉青的,還不只是這種小禮物——雖然葉青挨個跑的那些活動是他們安排的,但他能跑的場次有限,接觸的觀眾也有限。
線下跑宣傳,受眾范圍就那么多。
喜歡的人也肯定更少一些。
所以葉青跑這些活動確實很有意義,是真的在認真宣傳。但更重要的是,環球音樂這個龐然大物的線上行動:他們在電臺和流媒之類平臺上,鋪陳開來的宣傳網絡才是關鍵。
所以當他們有心要推薦的時候...
還是立刻就讓數據變得不一樣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