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快!發出去,我打賭葉青這個消息要上熱一!熱度必須拿到!”
“挺厲害啊?我以為他只是出去玩玩。”
“張姐,我想想問問有什么不一樣的嗎?”新來的小緒對此有些不清楚:“葉青不是才61名么?我看之前也有人出海外,拿到的最低都是二十多名?是不是因為葉青熱度大,所以...”
“小緒啊,這你就錯了...”
辦公室里,張姐回過頭來語重心長:“你現在剛入行,第一個需要分辨的,就是什么是真正厲害的東西,什么只是包裝下的成績了。”
什么多少國家的專輯榜登頂——有些地方只要一兩張專輯就能登頂,截圖。
什么多少iTunes的榜單第一——這個刷起來,是真的可以做到的。
什么多少音樂人吹了彩虹屁——也是一樣的,都可以花錢公關到的。
但公告牌百強單曲榜什么概念呢?
首先就又人科普了,公告牌有很多分榜,有人拿到得分榜其實含金量沒那么多,但葉青這次獲得第61名的公告牌百強單曲是目前世界上公認的最具權威性的榜單。
而這個榜單基本上是歐美歌手的天堂。
亞洲歌手想要打進這個最權威的榜單有多難呢?用數據說話,就是從1958年設立這個榜單以來,亞洲歌手只有四組打入。
其中RB三組,韓國一組.
最近的一次是09年,紅遍大江南北的韓國的女子組合wondergirls的《NOBODY》,打入公告牌百強單曲的76位。
但也就止于此了。
所以這個榜單設立50年,亞洲歌手僅有四組打入,更別說國內:
葉青是第一位。
不能說迷信國外榜單就是最好的,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但也不能否認國內對國外一些難以攻克的榜單,具有一定的高看:
尤其是這從無到有的第一位。
這給葉青帶來的不僅僅是榮譽上的變化,更是地位上的躍遷。
張姐邊解釋,邊噼里啪啦敲鍵盤。
只是等到標題的時候,她停了兩下,又加上了“歌手”兩字,才滿意地點擊發送:“頂流歌手葉青再創公告牌百強單曲榜奇跡。”
...
如此報道的媒體不在少數,因為確實這個消息還是值得報道的。
但其實對于天河娛樂來說,他們關注的消息更多,比如說他們就觀察到有不少人對葉青的感官有所提升——在國內這么厲害可能是粉絲無腦夸出來,吹出來的,刷數據刷出來的。
但出國了還能有這樣的成績...
應該還確實是蠻厲害的。
與此同時,更有趣的東西也出來了。
那就是《OldTownRoad》的風評大幅度好轉,并且借著這股東風,然后一堆路人觀眾又開始去聽歌。
這會子,評論突然就一邊倒了:
“哇,這濃濃的美國西部風情,我就覺得歌手出國發展,應該走這種路線。”
“第一次聽這首歌,我覺得不錯啊,為什么還會有人刷不好聽?”
“這個就是審美的問題了,我感覺他們可能只喜歡聽那些沒啥意思的歌曲吧。”
如此這般。
晚上9點,關于這首歌的討論達到了頂峰。
口碑大幅度回暖。
似乎兩周前的那些爭議都不存在了,全網都是這首歌的好評。也對,互聯網的記憶有時候確實是滿短暫的,人也經常會有從眾心理。
如果有幾個人說不好聽,可能有人也會跟著說不好聽。
但現在全網夸,自然就也跟著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