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比倫王頒布了漢謨拉比法典,
刻在黑色的玄武巖距今已經三千七百多年...”
葉青在前奏之后開口演唱。
果不其然的,這種舍棄了韻腳的唱法,讓現場很多樂評人大為吃驚:這種唱法,很巧妙地改變了中文不太適合rap的問題。
“這,也不是不行,但是得...”
臺下的樂評人想說得和曲子配合,但沒想到這個曲子是真的配,只能說:
“就算是這樣,也膽子太大了吧?”
是的,這種唱法本身就是膽子很大的。
而包括葉青自己在臺上處理這首曲子,都是很小心的。他的音色、演唱方法、處理方法在這首歌和周奶茶出現了比較大一點的區別。
粗暴地說:
就是葉青唱的聽起來更清晰。
葉青的嗓音條件是相當優越的,加上他現在的年齡基本上已經接近歌手最好的年紀,所以相比周奶茶22歲早期發這首歌的時候肯定是要好的——粉絲都知道,這個時期是周奶茶聲音比較稚嫩的時期。
聽theone演唱會就知道。
所以葉青的版本不能說別的,嗓子更亮。
也更圓潤一些。
“我給你的愛寫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幾十個世紀后出土發現,泥板上的字跡依然清晰可見...”
如此演唱,很是流暢。
以至于葉青在表演的時候,普通觀眾們應該還是能聽清楚的歌詞的。
但聽清楚,不代表聽得懂。
國內觀眾聽歌從來就很在乎歌詞這件事。
可是這次吧...
曲子不懂也就算了,這個詞...
反正葉青在臺上看得清清楚楚:
很多人臉上一副“怎么突然就變成了歷史課”的表情,以至于他們在聽歌的時候,不自覺地就看向他身后的字幕了。
...
觀眾感興趣的,也自然是自媒體感興趣的。
“你聽懂了嗎?好像是在講歷史。”
屏幕前的楚甄看向旁邊的小伙伴:“好特別哦,這個詞。”
“確實很特別。”
老實講,她本來是準備有一個跟著哼唱的動作的。就像是之前的《龍卷風》一樣,基本上聽了一遍副歌后,就能在第二遍副歌跟著一起合。
這也是很正常的。
所以抱著這樣的期待,她聽見了葉青第一句唱了“古巴比倫王頒布了漢謨拉比法典”,整個人頓時變成“我是誰?我在哪?我要干什么?”
完全不明白是什么。
但楚甄總覺得應該不是像現在某些古風歌手一樣,只是簡單的堆砌詞匯。
應該是有一套邏輯在的。
她立刻就拿出平板,然后現場查詢。
“先搜古巴比倫,還有漢謨拉比法典...”
“嗯好,我看看啊...”
五分鐘后。
“好像咱們查的是兩河流域的歷史,但是信息都不是很全...”
“要不咱們買本書啥的,顯得專業點...誒?臥槽怎么賣沒了!《看得見的世界史:巴比倫》賣完了也就算了,《巴比倫神話故事》這種沒啥關系的兒童科普書也沒了?”
“倒也不必吧?秋刀魚也就算了,買了還能吃啊,這書買回去真的有人看么...”
尤其是歷史書這種東西,看起來蠻頭疼的。
這話平時聽著也有道理。
但話落,一個小伙伴就立刻接嘴:
“你覺得秋刀魚多少人又是真的喜歡吃呢?一些人可能是聽葉青的歌詞,才知道秋刀魚這種魚吧。”
“對啊,你可別忘了,那段時間我們做的秋刀魚做法的文章,可是10w+了。”
另一個小伙伴嘆了口氣:“算了,這種書存量肯定小,很容易賣空,你趕快看看,別的歌詞里提到的別的書還有沒有!”
于是屏幕前的小伙伴們丟下了正在直播的比賽,直接開啟了工作模式。
這一幕在很多地方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