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葉青扯了扯嘴角,感嘆:這個年代,著名的導演也很難保證大投資的票房了。
而且強強聯合?
嗯,別了吧,當當男二演《乘風破浪》和男二《湄公河》都不是靠他。只有這次,還有下一次某灣灣大導演執意要捧他們灣灣的人,讓他當了男一。結果呢?據說也投資了7億的《緊急救援》,都撲成啥了啊...
...
7月5日,《藥神》首日收獲1.9億。
7月6日,周五,電影繼續收獲2.6億。
7月7日,口碑徹底爆發,來得比電影方想象中都要猛烈,于是當天票房突破到4億,總票房破9億,幾乎讓人懷疑這是不是春節檔。
口碑與票房齊飛,所有人都感嘆不已。
《我不是藥神》這片,基本上就已經穩穩地立住了———雖然冒出來一些聲音說,這不是和《達拉斯買家俱樂部》有些地方有相似么?
這事鬧得不算小,
但故事本身確實是真實事件改編。
在這個基礎上的故事,又是相當本土化的。
所以爭議聲倒也沒成為主流。
主流的聲音還是關于劇情的討論,關于高價藥這些社會話題,也有少量關于表演的討論,以及自然包括關于曹斌的討論——還是好評居多。
天河娛樂,辦公室內。
葉青并沒有沾沾自喜,只是道:
“我覺得只是合格吧,并沒有到很好。”
花姐并不認同,繼續搜集影評,然后道:“但你這次確實演得可以,除了我們買的通稿,認可你表演的都快趕上認可你造型的了。”
葉青再次表示:
“也就是還可以,趕其他幾個人差很多了。”
他指的是徐爭,王傳均,章宇,葉青的表演要排在他們三個后面。
葉青對于自己的標準,還是有堅持的。
“你倒是謙虛。”
花姐嘆氣道:“但你也要乘機扭轉大家對你表演的映像啊。”
說著,她拿起平板,指著其中的一個頁面就道:“這個影評人寫的就不錯,比較中肯,我覺得可以再給你發一波通稿。”
“小心點啊,別翻車了。”
他湊過去看了一眼,喲呵,好家伙,足足小兩百字呢。
配圖就是最后他靠在車上的那張。
文牧野確實這一段拍的好,加上那天天氣確實好,這段隨便暫停下來都可以拿來做海報。
“我看看啊,都寫了什么...”
但是照片不是重點,內容才是。
葉青放大了字體,然后才開始慢慢看下來:
“其實看《我不是藥神》之前,我是有一個很深的擔心的。那就是葉青作為男二號,會不會在這部帶有程勇人物傳記形式的電影里占掉很多戲份,來破壞電影的結構。”
“結果卻是電影進行了半個多小時后,準確說是36分鐘的時候葉青才第二次出場,而且整部電影里其實算是輔助的角色。”
“而且我還意外地覺得他演得不錯,因為大家可能不知道這個角色是虛構的,難免有一些邏輯問題,但是他沒有讓我覺得有一種矛盾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