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小巷,12月晴朗
這一句其實對應的是1893年,華生太太去世,假裝死去的福爾摩斯結束了西藏之行,正在波斯、喀土穆等地旅行。”
“那第二句...等等,讓我猜一猜,打字機!”
王凱興的閱讀量也非常驚人,作為成熟的制作人,他的才能是全方面的。
所以聞言,立刻激動道:“《身分案》里面,福爾摩斯通過打字機打出的字條上殘缺的“e”和“r”推斷出溫迪班克就是安吉爾!”
“對,王老師很在行嘛。”
葉青笑著點頭,然后道:“那接下來石楠煙斗的霧,飄向枯萎的樹...”
“等一下,我自己猜!”
他拔腿就跑到一邊,翻找著書柜里的書本。
哦吼,好了,看來不用自己多解釋,王凱興應該自己都會慢慢找到答案。
于是果然,太多故事出現:
《銅山毛櫸案》、《馬斯格雷夫禮典》、《巴斯克維爾的獵犬》、《三個同姓人》...
王凱興覺得葉青帶來的主打歌,每一次,都比上一次要混亂他的頭腦。他按了按額頭,長出了一口氣,嘴里不自覺發苦:
真的是老了么?
本以為這么厲害的想法,都已經足夠驚艷了,沒想到人家還有隱藏線索。
你寫歌就寫歌唄,至于這么拼么?
王凱興見過太多創作歌手了,甚至很多專業詞人,他們在創作的時候頂多融合一兩個故事進去就差不多了。
而且一般都在什么《血字的研究》、《巴斯克維爾的獵犬》這種著名的故事里面徘徊。但光是王凱興整個再仔細一想這首歌里,感覺起碼是十多個事件...
他只能退一步說道:
“好吧編曲的事情,我現在還是一團糟,大概版本你聽一聽;詞的事情,我在捋一捋,今晚我太亂了。”
王凱興其實很苦逼地,因為當很多人在專輯發行后,各種節目上一起討論,瘋狂各種角度分析葉青的時候...
他這邊是首先知道的啊...
而且是毫無線索地,上來就是完整的一套曲子和詞——知道那種感覺嗎?
好比剛才,他知道這個消息后,翻看著福爾摩斯的書本。就像是一層層微弱的電流掃描過全身,毛孔都張開了,仿佛一個廣袤的真實世界:
泰晤士河岸,月夜下霧色彌漫,風中漂浮著細微花香,不知名的角落罪惡又將登場...
...
晚上11點,葉青離開工作室。
而隨即樂手們也陸續離開,只留下來助理小陳。基本上他會幫著做各種雜事,包括現在幫著整理保密文件,也包括之前提前聽歌。
小陳今晚也是見證了這首歌在葉青天馬行空的想象之下,居然進化出了更加驚艷的色彩,心中已經迫不及待期待著這首歌曲的面世。
以及更多的是感嘆...
“有這首歌打底,我都不知道他下一張專輯能賣多少錢。”
他用手無意識地擺弄著一個本子,看著空白的筆記,感嘆道:“他這張專輯賣3個億!老板,就是現在國外當紅歌手也無非如此了吧?”
“唉喲,都說葉青是流量,還是頂級流量,我覺得真的到頂了,真的到頂了。”
“你要這么想,那你就淺薄了。”王凱興搖頭,表示不同意。
小陳一愣:淺薄?
可是,在這個數據化嚴重的年代,這個銷量真的值得討論吧,還是老板跟不上潮流么。
不過他肯定不會多說,畢竟資歷確實比較淺,能做助理更多不是靠專業素養,而是關系戶...咳咳,但關系戶是可靠地,才最有利于保密,也就可以放心聊天。
所以王凱興說完,也就繼續道:“你覺得葉青的成績,就是3億的專輯么?”
小陳卡了一下,只能道:
加起來有5億了。”